全口重建的治療,主要內容為幫助有單一或多顆缺牙的患者,製作假牙贗復物,恢復美觀及咀嚼功能,而可能導致缺牙的原因包含:嚴重牙周病、車禍創傷、大範圍蛀牙或嚴重牙齒磨損等因素。
而多顆缺牙常導因於牙周病,牙周病在台灣的盛行率極高,常常當患者自身感覺到牙齒搖晃或牙肉腫痛時,已有全口廣泛性牙周病的問題,更嚴重者需要拔除多顆牙齒,且伴隨齒槽骨有嚴重骨損失。
假如是缺牙數較少(1~2顆)的情況,可以製作牙冠牙橋或是植牙。
- 牙冠牙橋:修磨缺牙區前後的牙齒,套上連成一組的固定假牙,以補上缺牙區的牙齒。被修磨後的牙齒可能會有術後神經敏感的問題,針對不同的情形有可能需要接受根管治療,假牙的使用年限可能受到影響。
- 植牙:將人工鈦金屬牙根植入顎骨中,和骨頭整合後則可接出上方假牙行使功能。價格較高,但不需修磨旁邊的牙齒,唯必須評估骨頭以及軟組織的量,有可能需要合併補骨補牙肉等手術。
假如是缺牙數目較多的情形,若希望做成固定假牙的形式,則需要較複雜的植牙?復計畫,若不希望手術或想要較短的療程,則可選擇活動假牙(可能合併固定假牙)。活動假牙是患者可以自行拿上拿下的假牙,在缺牙區補上樹脂牙齒,伴隨有鉤子勾在剩下的自然牙上面,若沒有佩戴過活動假牙的患者,在初期需要適應發音以及習慣異物感。

若長期缺牙沒有接受治療,長久下來牙齒會移位甚至影響咬合,剩餘牙齒受力過大造成搖動度增加,都會提高治療難度以及增加治療時間,所以需要患者的耐心以及配合,協助醫師全口資料收集分析,搭配標準仔細之治療步驟,透過上述提及的活動假牙、固定假牙、或是植牙等?復物,建立新的全口齒列,兼具力學與美學,重現『美』『味』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