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自我照顧時光【孩子沉迷3C,家長好苦惱,該怎麼辦-彥榮心理師帶你探索!】
  • 點閱:133

【孩子沉迷3C,家長好苦惱,該怎麼辦?】

撰文:黃彥榮 諮商心理師                      

隨著暑假結束,孩子們紛紛開學回歸校園,但孩子們卻嚴重沉迷3C,造成親子間的摩擦、衝突,相信這是不少家長們心中的困擾惡夢。過去嘉基好消息協談中心就曾與嘉義市衛生局合作辦理無網路心理成長營隊,透過生活作息調整、人際互動培養、自我情緒管理等方式,幫助青少年朋友遠離網路成癮。猶記得當初在營隊時,許多家長表示為了導正家中的迷網兒不僅吃盡苦頭、感到束手無策,還經常釀成彼此的口角衝突,嚴重影響親子關係。究其原因,我們可以發現,當家長察覺孩子長時間使用3C沉迷網路影響作息、課業時,企圖改變孩子們的行為習慣經常採用不合宜的管教方式,像是:高壓禁止、強制沒收、情緒言語、消極態度…等,不僅沒有達到目的,反而還讓情況越演越烈。

仔細省思,我們可以發現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已然成為社為中的普遍現象,像是在餐廳、車站、公園、路旁…我們隨時可見身邊的低頭族,其中更不乏許多成年人、銀髮族。這意謂的是,沉迷網路的情況不再是青少年的專屬標籤,現今世代的每個人都可能陷入這樣的成癮問題(包含螢幕前的您、我)。就如同,當時參加營隊的孩子,曾跟我抱怨說:「爸媽他們用得比我還兇!追劇、直播購物啊,為什麼他們就可以這樣!」孩子直白的話語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開始思考究竟網路成癮是怎麼定義?如何使用網路才是合宜的?而身為大人的我們又該用什麼立場以及心態來跟孩子談使用網路這些事?

我相信,在科技發展的潮流中,人們已不可能脫離網路而生,相對的,善用網路的資訊能力反而會成為是一項優勢。如果我們不願意花更多時間「陪伴」與「引導」孩子學習合宜的使用網路,僅是讓放任孩子自行探索網路的花花世界、或是一味地下禁令,那往往只會適得其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路沉迷的漩渦可能將孩子吞沒在無盡的深淵。所幸,這樣正向數位教養的觀念透過陳志恆老師的書籍《脫癮而出不迷網》得以跟大家分享,我相當喜歡書中的一段話:3C網路是工具,而不是玩具;把握教養核心,有時催油門、有時踩剎車,有品質的陪伴即是最終解方。

書中提到,建立數位教養觀念的重要性,也詳細地討論在數位教養中常遇到的13個問題,比如:孩子什麼時候可以有第一支手機?當孩子吵著要手機時,該怎麼辦?如何管控孩子網路娛樂的使用時間?當孩子拖延不肯下線怎麼辦?…等問題,相信定會引起許多讀者家長們的共鳴。不僅如此,書中也談及許多當前的網路現象,如:網路霸凌、網路隱私、網路陷阱…等,更是我們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

如果您也正為了家中孩子使用3C網路的情況而感到苦惱的話,誠摯推薦您閱讀這本好書《脫癮而出不迷網》,相信您會在書中得到解惑與找到解方。想要影響孩子,就從自身做起,讓我們一同來學習。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