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加入我的最愛
│
導覽
│
醫事人員專區
藥品查詢
糖尿病知識
糖尿病衛教
糖尿病新知
病友園地
33聯誼會
糖娃娃
活動相簿
衛教影片
網路連結
嘉基首頁
2024/01/05
衛教文章:高血壓處置的新進展–高血壓新的治療指引
文章來源: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糖尿病家族」
作者:臺大醫院內科部 洪啟盛醫師
★高血壓與糖尿病:都會造成心血管傷害
高血壓是重要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全世界約有三分之
一的人口有高血壓。高血壓特別在早期,常常沒有症狀,因
此被稱為隱形殺手。糖尿病和高血壓常常被同時提起,因為
這兩個疾病常常會並存。糖尿病患發生高血壓的機率是一般
人的兩倍。 高血壓和糖尿病對於心血管都會造成損傷,使
得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更增加。因此控制血壓在糖尿
病治療中是一項很重要的環節。
★高血壓診斷標準向下修正到130/80 毫米汞柱了
在過去的30年中,我們都以140/90 毫米汞柱做為高血壓的
診斷標準,只要收縮壓或舒張壓任何一個超過這個數值,就
可以診斷高血壓。但許多觀察型的研究告訴我們,血壓在超
過115/75 毫米汞柱以上後,就和人體的器官損傷開始有關,
血壓越高所造成的損傷也越大。
但是以往並沒有治療型的研究告訴我們,用藥物等方法把血
壓降得比140/90 毫米汞柱這個數值更低,是不是真的比較
好。這五年來有幾個大規模的治療型研究剛好回答了前面這
個問題。不管是在歐美或亞洲人做的研究,都發現把血壓降
得更低一些,到130/80 毫米汞柱以下,可以有效的減少心
肌梗塞、中風的發生率,甚至可以減少死亡率。 因此,2022
年高血壓治療指引建議將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目標往下
修正到130/80 毫米汞柱。
★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也是降到130/80 毫米汞柱
以下
前面提到糖尿病患者合併有高血壓時,會增更加心血管疾病
的風險。因此在控制血壓時,我們會考慮到病患的整體心血
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有多少。
糖尿病被視為重要的危險因子。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時,在進
行生活型態改善的同時,即可開始考慮使用降血壓藥物治療
。生活型態的改善包括限制鹽分與酒精的攝取、體重控制、
戒菸、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對於所有高血壓的患者,生活
型態的改善是都必須要做的,對於糖尿病患者也會有好處。
而對於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壓治療的目標,在這次的高血壓指
引中,與合併其他疾病時相同,都建議降低到130/80 毫
米汞柱以下。對於嚴重的糖尿病患者,甚至要考慮把血壓
降得更低一些,這部分就需要跟醫師好好討論個人化的治
療目標。
★要重視血壓測量的方式 –居家血壓測量更為準確
前面所說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往下調整,還須搭配一個重要的
改變,那就是血壓測量的方式。以往我們都習慣在醫師看診
時進行血壓測量,進到醫師診間習慣性的把袖子捲起來,由
醫師或護理師來測量血壓。
我們都認為這是由醫護人員所量測的數據,是最準確的血壓
數值。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在診間例行的血壓測量容易因
為病患緊張、所謂白袍效應,而高估了病患的血壓數值。同
時也有研究發現,在家裡固定時間、放鬆的狀態下所量得的
血壓數值,比在診間由醫護人員所做的例行血壓測量更準確
,和未來因為血壓所造成的器官損傷更有相關。因此,在今
年高血壓治療指引正式建議將居家血壓測量作為診斷與追蹤
高血壓的主要依據。居家血壓測量必須依照固定的方法來測
量,才具有參考價值。
我們提出一個"7-2-2" 的口號:
7- 連續測量七天
2- 每天量兩回( 早上起床一小時內與睡前一小時內)
2- 每回量兩次血壓( 取兩次的平均值)。
測量時不憋尿、不說話, 休息5 分鐘再開始量。
坐的椅子要有靠背、腳要平放在地上(不要翹腳)、手要放在
桌上( 手要有支撐不懸空)。測量上臂的血壓。
測量時袖子不要捲起來。在回診前、藥物調整後都可以進行
一次7-2-2 血壓量測。
回診時給醫師參考,對於血壓的控制與藥物的調整會有更好
的依據。而養成自己測量血壓的習慣,對於自己的血壓變化
也更有感覺,更能了解在天氣、情緒、飲食變化時,自己的
血壓會有甚麼改變。這些都有助於血壓的控制。
★結論
高血壓和糖尿病時常並存的心血管危險因子。目前新的證據
告訴我們居家血壓測量比例行的診間測量更為重要,而將血
壓下降到130/80 毫米汞柱對於減少心血管併發症,如心肌
梗塞與腦中風,都更有好處。我們也建議糖尿病病患進行
7-2-2 的標準測量方式,可以取得更為準確的血壓數值,
並對自己的血壓控制多一層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