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人員專區
藥品查詢
糖尿病知識
 
糖尿病衛教
 
糖尿病新知
病友園地
 
33聯誼會
 
糖娃娃
 
活動相簿
衛教影片
網路連結
嘉基首頁
 

   
最新消息內容
2024/04/09
衛教文章:認識妊娠糖尿病
文章來源: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糖尿病家族」
作者:臺大醫院內科 李弘元醫師/臨床教授

在懷孕期間的糖尿病,我們通稱為"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包含幾種狀況,一種是孕前糖尿病,也就是孕
婦在懷孕之前就已經診斷第 1 型、第 2 型或其他原因引起
的糖尿病,而在孕期時特別稱之為"孕前糖尿病";另一種是
" 妊娠糖尿病",也就是懷孕前並沒有糖尿病,而是在孕期
24-28週接受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後,才診斷出來的狀況。
另外,少數的孕婦則是在剛懷孕時篩檢出來的糖尿病,這種
狀況稱為" 孕期中新診斷糖尿病"。
由於這三種狀況在臨床上的處置並不相同,本文主要是針對
較常見的妊娠糖尿病,跟大家分享相關的知識。
當婦女懷孕時,胎兒的營養完全來自孕婦,胎盤會分泌一些
物質,來調控這些攝取的養分要以怎麼樣的比例分配給孕婦
與胎兒。當這個調控的過程出問題時,就會導致孕婦的血糖
過高,造成妊娠糖尿病。臨床上,當孕婦的年紀越大、體重
越重、或是有糖尿病的家族史,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機會就會
越高。一般來說,大約有5-15% 的孕婦在孕期被診斷有妊娠
糖尿病,因此這個情況在臨床上並不少見。

妊娠糖尿病會在懷孕過程與生產後,影響孕婦與胎兒。由於
懷孕期間過高的血糖會通過胎盤運送給胎兒,因此會增加巨
嬰症、新生兒黃疸、新生兒低血糖、早產以及住新生兒加護
病房的比例。而巨嬰症也會讓生產過程較不順利,因而提高
剖腹產率、發生出生創傷及肩難產的風險。
對孕婦來說,除了增加剖腹產機會外,妊娠糖尿病的孕婦,
發生妊娠高血壓與子癲前症的風險也較高。在生產後,有
妊娠糖尿病史的婦女未來發生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也較高,
約15%-70%的妊娠糖尿病婦女在日後會演變成第2型糖尿
病。
另外,如果孕期血糖控制不佳,小孩未來發生肥胖及第2型
糖尿病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相反的,如果能夠在孕期好好控制住血糖,就能顯著降低
上述問題的風險。

目前診斷妊娠糖尿病的方法有兩種:
傳統的做法是在懷孕24-28週時,先接受50克口服葡萄糖耐
受試驗,檢查喝完糖水1小時後的血糖。
如果結果超過130 mg/dL或140 mg/dL,就要再接受100克口
血糖。如果結果超過130 mg/dL或140 mg/dL,就要再接受
100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檢查空腹、1小時、2小時與3小
時的血糖。
判斷結果的切點為空腹血糖≥95mg/dL、1小時血糖
≥180mg/dL、2小時血糖≥155mg/dL與3小時血糖≥140mg/dL。
如果四項檢查的結果中,有兩項超過上述的標準,即確定
診斷為妊娠糖尿病。這個方法通常稱為二階段診斷標準,
因為包含了50克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與100 克口服葡萄糖
耐受試驗這兩個階段,而診斷的切點,則是根據孕婦日後
發生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而制定的。
另一種診斷方法則不需要先接受50克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
,因此被稱為一階段診斷標準。臨床上的做法是在懷孕
24-28週時,接受75克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檢查空腹、
1小時與2小時血糖。判斷結果的切點為空腹血糖
≥ 92 m g/dL、1 小時血糖≥ 180 mg/dL 與2 小時血糖
≥ 153mg/dL。當這三個檢驗值中,有任何一項結果超過標
準,就確定診斷為妊娠糖尿病。
由於這個方法是根據孕期併發症發生的風險所制定,與生
產的結果更有關係,因此,越來越多的醫師都採用一階段
的方法來診斷妊娠糖尿病。
因為高血糖時的症狀並不明顯,所以當診斷有妊娠糖尿病
之後,要控制血糖的最好方法就是用血糖機進行血糖自我
監測。
一般而言,會建議一天測定4次以上,包括空腹血糖、三
餐的餐後血糖(1 小時或2 小時) 等時間。控制的目標是
空腹血糖< 95mg/dL,餐後1 小時血糖< 140 mg/dL,
兩小時血糖< 120 mg/dL。測定血糖的目的是調整飲食,
因此,當餐後血糖值超過上述目標時,建議孕婦要回頭檢
視一下剛剛吃的東西  哪些不符合營養師建議的原則,下
次看到類似的東西時,就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減少過多
的澱粉或是醣類攝取。一般而言,大約9 成的妊娠糖尿病
可藉由自我血糖監測與飲食控制,達到治療的目標。在實
務面上,從2023年9月1日起,健保通過了血糖試紙的給付
,只要是診斷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無論是孕前糖尿病
、孕期中新診斷糖尿病或是妊娠糖尿病,都會在確定診斷
後,給付最多一天5 片的試紙直到生產。對於罹患有妊娠
期糖尿病的孕婦,這真的是一大福音 !  都會在確定診斷
後,給付最多一天5片的試紙直到生產。對於罹患有妊娠
期糖尿病的孕婦,這真的是一大福音!在生產後,隨著胎
盤的分娩,絕大部分罹患妊娠糖尿病婦女的血糖都會恢復
正常,因此,在產後就不需要進行血糖自我監測,也不須
做嚴格的飲食控制,而可以正常的坐月子。醫師會在產後
4-12週時,再安排一次75克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檢查產
後血糖是否恢復正常。但即使血糖檢查結果正常,由於妊
娠糖尿病是日後發生第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因此
,定期的追蹤血糖還是很重要的。如果在追蹤過程中發現
血糖高起來(例如糖尿病前期的狀況),就可提早進行飲食
與運動的調整,以避免或延緩糖尿病的發生。此外,由於
體重過重或是肥胖是第2 糖尿病的另一個重要危險因子,
而產後的6個月到1年內,又是減重的黃金期,因此,如果
有體重過重或是肥胖的婦女,也可以把握這個機會減重,
以降低日後發生糖尿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