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人員專區
藥品查詢
糖尿病知識
 
糖尿病衛教
 
糖尿病新知
病友園地
 
33聯誼會
 
糖娃娃
 
活動相簿
衛教影片
網路連結
嘉基首頁
 

   
最新消息內容
2024/05/24
衛教文章:錯粽複雜,選對粽吃健康
文章來源: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糖尿病家族」
作者:大林慈濟醫院 李文馨營養師

年逢農曆五月五日俗稱端午節,而台灣雖然不大,但卻因地
緣與文化在粽子分類上各有派別、各有學問,
如南部粽、北部粽、客家粽、鹼粽、素粽等等,此篇文章針
對南部粽與素粽加以細說如何健康選、健康吃?

細談南部粽製作方法:
將長糯米放入粽葉後再加上炒好的餡料,一般肉粽內餡料都
會放花生、五花肉、鹹蛋黃、香菇、栗子等,依個人喜好變
換內餡,使用孟宗竹葉將糯米覆蓋上配料後再以水煮方式煮
熟,食用時再添加個人愛好之靈魂醬料(如甜辣醬/辣椒醬/
花生粉)。
坊間素粽製作以長糯米,並搭配配料如: 素火腿、鷹嘴豆、
蓮子、花生、杏鮑菇、栗子等,並再依個人喜好添加內餡食
材,再經過煮或蒸完成素粽。
剛出爐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些人甚至能夠一餐吃兩大顆,
但這邊要提醒糖友一顆約200 公克的肉粽熱量約莫500 大
卡,素粽也約480大卡左右,北部粽因烹調關係甚至熱量會
比南部粽多約50大卡,故吃進一顆粽子媲美一個中型便當的
熱量;另外搭配粽子的醬料,如辣椒醬一湯匙(15公克) 就
富含760 毫克的鈉含量,相當於吃進去快2公克的食鹽,再
加上拌炒配料中所使用的調味,就很容易逼近國人每日建議
鈉含量攝取上限(2400毫克),故剖析粽子其實是屬於三高一
低的食物 :「高油、高醣、高鈉、低纖維」,但糖尿病患者
真的就不能因應節日享受美食嗎? 其實是可以的,只是要學
會正確選、控制攝取量、限制醣份攝取,故能在吃美食的同
時穩定血糖,文章中分為三大主題: 包粽注意事項、蛋白質
選擇、當餐均衡飲食建議,希望能讓糖友正確選、正確吃、
不擔心。

一、針對家中自己包粽的糖友們提供五大面向:
1.醣類攝取不過量:
留意主食澱粉( 全榖雜糧類) 總量,未烹煮過糯米20 公克為
1 份醣類;栗子20公克(約2顆)為1份醣類,並在素粽中常
使用的蓮子、鷹嘴豆皆屬於全穀雜糧類,醣類份量皆約2 湯
匙(25 公克/份),故在使用上需留意其他澱粉類比例,建議
每顆粽子以不超過4份主食份量為主(約1碗飯)。
2.醣類選擇好實在:
因糯米澱粉成分幾乎100% 為支鏈澱粉,此屬於高升糖食材
,故建議可選擇低升糖五穀雜糧類( 如糙米/黎麥/ 五穀米等)
取代粽子醣類來源,未烹煮過的五穀米/ 黎麥/ 糙米皆約20
公克為一份醣類,主要益處能夠減緩血糖上升波動進而控制血
糖,另因纖維含量較高能提升飽足感,故進而降低熱量攝取。

小叮嚀:
★對於併有慢性腎臟病糖友們要特別留意高磷食材如五穀米★

3.減鈉少負擔:
內餡食材上可藉由天然辛香料或食材增添風味變化,如新鮮菇
類、生薑、薑黃、肉桂等,以減少油蔥酥、鹽巴、醬油等使用
4. 低油減熱量:
粽子中常使用配料花生屬於油脂類,未調味花生約10 粒(13
克/ 份)、花生粉1湯匙(13克/份)為一份油脂,對於體重控制、
有心血管問題的病友都需要特別留意油脂攝取份量,建議粽子
油脂來源以適量植物油1 茶匙(5克/份) 拌炒佐料為來源,減
少額外攝取油脂,若必須要食用花生則建議最多半份為限。
5. 增纖控糖:
內餡可使用新鮮蔬菜類(玉米筍、杏鮑菇、紅蘿蔔等) 取代花
生、栗子等,也能增加清爽感,並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以
穩定血糖。

二、針對粽子蛋白質選擇:
1.肉粽建議以瘦肉取代五花肉或三層肉,以攝取優質蛋白質,
增加飽足感、延緩血糖上升、更能避免攝取過多飽和脂肪,
以減少血脂引發心血管問題。
2. 素粽建議選擇未加工黃豆製品( 豆乾/ 豆包) 或原味毛豆
取代素食加工製品( 麵輪/ 素火腿),以攝取優質植物性蛋白
質,也能減少攝取過多額外糖份、鈉含量與油脂攝取。
3. 建議可以選擇水煮蛋或鵪鶉蛋取代常見鹹蛋黃,以減少額
外鈉含量攝取。

三、吃粽均衡飲食五大建議:
1.建議每天不超過一顆粽子,或每餐食用約半顆粽子為限,以
避免攝取過多油脂、鈉含量與醣份,並留意當餐不要再額外搭
配其他澱粉類食材。
2.建議當餐搭配燙青菜或湯品可選擇青菜豆腐湯或苦瓜湯,以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進而調控降低血糖、血脂。
3.用餐時細嚼慢嚥,因糯米主要含支鏈澱粉,較難以消化,若
進食快速常會使消化不良而感到腹脹,故須減緩進食速度,以
利腸胃道消化吸收。
4.因大部份粽子在製作過程中會拌炒或調味,且市售沾醬大半
都屬含量高的調味料,故在此建議不額外搭配沾醬,既能品嘗
到天然食材的美味,也能避免高鈉對血壓、心血管帶來額外負
擔。
5. 品嘗美食之餘也不忘要適度運動,以維持理想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