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加入我的最愛
│
導覽
│
醫事人員專區
藥品查詢
糖尿病知識
糖尿病衛教
糖尿病新知
病友園地
33聯誼會
糖娃娃
活動相簿
衛教影片
網路連結
嘉基首頁
衛教文章:協助糖尿病患戒菸
文章來源: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糖尿病家族」會訊
作者: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 張皓翔醫師
吳先生52歲,因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低密度脂蛋
白過高、高密度脂蛋白過低)規律就診與服藥2 年多,菸
齡超過35年,過去3 個月每天約抽1包菸,太太一起陪同
就診且一直碎念,希望他能戒菸,而吳先生個人雖知道吸
菸對健康不好但仍沒有決心與意願戒菸,為了協助他達成
戒菸的目標,衛教師轉介戒菸門診,希望協助他達成戒菸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的最主要死因,以吳先生為例,
男性、吸菸、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他同時具
有心血管疾病的多項主要風險,為了血糖、血壓、血脂控
制吳先生願意規律服藥,每 3個月回診一次,面對有著同
樣的健康風險的吸菸,明明只要下定決心就能根除,卻遲
遲不能下定決心?就健康促進的角度來說匪夷所思。 因此
須了解吸菸者的心理和想法,同理他們理解他們,再來尋
求突破的方式。吳先生表示”我甚麼壞習慣都沒有,就只
有抽個菸,十幾歲就開始抽了,也沒甚麼一定要抽的理由
,但是有人給我碎念就不開心戒”。這是吸菸者家庭中常
見的對話,也是陷入僵局的原因,兩方陷入賭氣而沒有進
展。
吸菸者面對戒菸的常見的迷思(藉口),舉例如下
(1)我甚麼壞習慣都戒了,只剩香菸了還要我戒?
(2)我的某某好朋友戒菸之後沒多久就得病了(肺癌)、死
掉…
(3)戒菸食慾增加、會變胖
(4)工作壓力很大抽菸才能協助紓壓
(5)沒抽菸上不了大號
(6)抽了那麼多年都沒事
面對吸菸者這類迂迴的藉口,家人不要正面對決,而應試
著了解吸菸者的需要跟困難,切記”碎念不能化為驅動力
,同理與支持才是關鍵”。
首先須評估吸菸者是處於戒菸的哪個階段,吸菸者戒菸會
經歷幾個階段,
(一)懵懂期:未來六個月中沒有改變行動的意圖;吸菸
者未察吸菸的問題,或者對於吸菸的模式無意改變,特徵
是一提到戒菸就生氣甚至暴怒。
(二)沉思期:這個階段有意在未來六個月間採取行動戒
菸;開始覺察到吸菸的問題,但同時持有繼續吸菸以及停
止吸菸的矛盾心情,多數吸菸者屬於這個階段,應鼓勵他
們進入行動。
(三)準備期:意圖在未來一個月內行動,並已有一些行
為朝向這個方向;為改變行為做下決定,可能開始出現一
些小改變。
(四)行動期:已開始改變行為,但未滿六個月;改變行
為開始戒菸,如不買菸、減少菸量,伴隨著一連串的失誤
以及再度使用菸品,如朋友聚餐喝酒後一起吸菸。
(五)維持期:改變行為(戒菸)已超過六個月;新行為
模式已較穩定;預防再復發的技巧協助個案維持改變的行
為。
(六)復發期:部分戒菸者再度吸菸。判斷吸菸者處於哪
一個階段,並給予適當協助將可事半功倍。
協助吸菸者從懵懂期或沉思期往前進到戒菸行動期需要動
機式晤談,一般民眾未接受訓練自然無法作專業的會談,
以下有幾個系列的問題可以針對原議回應的吸菸者進行提
問,有助於吸菸者自我察覺吸菸的誤謬,進而化為戒菸行
動。
步驟1:如果你有可能想戒菸,那是為什麼?
如果回答不可能,此吸菸者處於懵懂期,無意戒菸。
步驟2:你有多想戒菸?(0-10),
請吸菸者由0~10評一個分數。
步驟3:你怎麼沒選擇更低的分數?
請吸菸者為自己的分數說明
(多半原因是吸菸的缺點)
步驟4:想像你巳經戒菸,那會有什麼好處?
請吸菸者闡述戒菸的優點。
步驟5:這些結果為什麼對你來說很重要?
步驟6:如果有下一步,那會是什麼?
請作總結,吸菸有壞處、戒菸有好處,那還不行動的原
因在哪裡。
以吳先生為例,轉介戒菸門診並願意就診顯示他應該在
行動期,這個時候應評估他菸癮程度、實際戒菸可能的
困難,訂定戒菸計畫並依據他的需要給予戒菸藥物減緩
尼古丁戒斷症候群,增加戒菸成功率。目前國健署補助
的戒菸輔助藥物有3大類,尼古丁取代、戒必適以及
bupropion等,都能有效增加戒菸成功率。如果能有戒菸
衛教師的專業協助與追蹤更能強化戒菸效果。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調查,70%的吸菸者想完
全停止吸菸,有41%的吸菸者在過去一年中曾因此停止
吸菸一天以上,然而吸菸者嚐試戒菸能持續3個月以上
的機會不到5%。究其原因,菸癮是吸菸者難以戒菸成功
的主因。透過家人與環境支持,配合戒菸藥物協助,在
台灣戒菸門診平均6個月的戒菸成功率能達到20~30%,
相較於其他慢性病,治癒率相當不錯。
戒菸好處極多,健康上有助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降低
慢性阻塞性肺病風險、癌症風險…等,經濟上能節省金
錢,也常能增進家庭融洽。心動不如馬上行動,一起戒
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