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院智能化服務推動
醫療業務室 陳冠宏主任
資訊室 林郁菁組長
新冠肺炎流行,本院推行自助繳費與戶外領藥兩大措施,讓民眾自行繳費減少臨櫃等候時間,除此之外也善用科技減少非必要的接觸,如:視訊看診、戶外快篩、入口查詢、陪探病登記……等措施,讓民眾就醫便利、快速又安全。
近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特別嘉基為嘉義縣市唯一重度責任急救醫院,配合國家政策,實施降載,並全力收治新冠肺炎病人,也因此,本院為避免人與人之間接觸,積極推動智能化服務,來降低門診感染機率。
自109年3月起,門診大力推動智能服務提升方案,包含智能繳費機、醫指付、網路預約領藥、自動慢箋機領藥、戶外領藥等措施,都能降低病人入院拿藥與院內同仁接觸機率;醫療業務室與資訊室、企劃室、營建工程、養護工程配搭合作,設計精簡又明確的流程,便利民眾使用智能服務,推動方案有:
一、排定機動人員、志工教用病人操作智能繳費機、醫指付。
二、診間電視牆、門診大門入口、醫院社群媒體、官網等公布智能化服務文宣海報、
三、醫療業務室在每日提供掛號服務前,向民眾宣導各項智能化服務。
四、美化戶外領藥窗口環境與領藥操作步驟與提示。
疫情期間,本院入口均設置移動電腦設備方便人員執行衛福部提供特定地區旅遊及接觸史查詢功能,將民眾有效區隔,避免疑似確診民眾入院造成感染風險。考量民眾有看診需求但又害怕到院會增高被傳染風險,本院配合衛福部推出通訊診療及戶外領藥服務;為使臨床醫師可以清楚識別患者通訊診療服務需求,在門診醫師看診名單上分別標註「話」及「訊」代表電話診療與視訊診療,方便醫師及診助理安排適當時間進行看診,統計110年5月至111年5月間共執行通訊診療服務達3095人次。
為了掌握入院患者及陪探病家屬資訊,在入院前先進行陪探病登錄,方便掌握疫調資訊。在疫情高峰期執行SARS-Cov-2核酸檢驗及抗原快篩檢驗的數量遽增,統計本院在111年5月高達13,010件;為避免篩檢群眾因等候時間過長容易增高群聚感染風險,在保健大樓篩檢站會對已掛號民眾預先產生待檢資料,民眾報到後印出條碼標籤即可進行篩檢。
本院因著上帝的保守看顧,面對一波波新冠疫情都能安然度過,原本智能化服務的推動也因南北城鄉差距有所落差,特別是在全國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嘉義縣市推動,更加艱辛,但卻因為疫情升溫及大力宣導,可避免與人員的接觸,這樣氛圍推波助瀾下,民眾接受智能化服務的意願大大提升,大幅避免被感染之風險,也讓智能化服務使用比率持續上升,在AI智慧的時代,使用智能服務應為不可逆,未來將會持續成長,也讓醫療院所必須隨之趨勢,本院亦做好智能轉型預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