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快、易、通—臨床與教學整合性急救平台
護理部 翁秀霞護理長、周筱雯護理師
資訊室 陳立奇資訊管理師、王志豪資訊管理師
醫護人員施行急救時,面對緊湊的處置與流程經常備感壓力,資訊系統將急救步驟及自動提醒機制融入其中,達到導引、提醒、監督與資料統整,可有效協助緊急醫療的正確處置,並記錄軌跡回溯急救過程,作為擬真訓練。
急救過程緊湊的處置與流程常讓醫護人員備感壓力,醫護人員大多僅能簡單的手寫記載流程與藥物,急救完成後才回溯過程紀錄並修正醫令。隨著資訊與人因科技導入醫療產業,期望透過人因的基礎建構一個有效率的資訊系統,以ACLS 急救指引作為主架構,將急救步驟及自動提醒機制融入其中,達到導引、提醒、監督與資料統整的目的,有效協助在緊急狀況下的醫療處置。此外運用人性化界面設計便於操作,其急救軌跡能夠讓人員回溯急救過程,便於將困難個案納入擬真訓練,探討更進一步處理的可能性。
依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的2015年10月發表於Circulation & Resuscitation雜誌之ACLS指引為主要建置架構,系統導入目的是導入整合急救平台,依循臨床指引建構人機介面,讓急救過程中心跳停止建議給予處置及用藥,依據心律判讀建議電極,並計算各項目應給時間跳出提示。系統於急救過程中能依程序提醒關鍵性步驟以做為臨床決策參考依據,並可匯出成為急救紀錄及醫令。系統介面以物件化設計不僅符合急救程序且操作實務運用於急救及模擬教學。
急救平台的導入帶來了以下效益:
一、減少急救紀錄時間: 急救紀錄平均時間由63.64分鐘改善為30.63分鐘,進步率達到51.86%。
二、降低醫囑錯誤率: 修改急救醫令的次數平均由6次下降至1.04次,進步82.66%。
三、滿意度: 總體滿意度為80%。分項以李克特五分法調查,以「可以縮短急診紀錄時間」滿意度最高4.60分,能減少事後補紀錄的時間、更加了解急救過程、節省交班時間、提升急救過程的正確性等項目滿意度皆大於4.2分。
四、增加耗材記帳準確度: 修正耗材計價比率為0%。
五、急救整合系統運用於擬真教學榮獲2019年金獎。
六、急救效能評估:心跳停止病人接受急救後ROSC之比率,由27.82%,提升至38.75%,進步率為28.20%。
資訊化急救系統設計,以人性化、便利、正確性作為設計理念,融合教學功能。透過符合標準指引步驟的人性化介面,引導處置程序,運用統整性的計量及提示功能,進行正確的急救步驟,能幫助臨床醫護快速的完成急救紀錄,且便於使用與學習。此外透過識別急救原因(5H5T)的檢核讓評估更完整,最終能立即轉為醫囑及護理紀錄,使醫護人員更簡要的進行交班與教學。急救系統在心跳停止病人處置中,展現了高達8成以上的使用率,顯現了人員對資訊化急救系統高度的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