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相關
國人ABO血型表現型頻率(%)?
血型表現型頻率基因型頻率
A25.6%0.1735
B25.8%0.1745
O42.4%0.651
AB6.2%--
資料截錄自:新編輸血醫學 第三版/孫建峰編著 合記圖書出版社發行 p.58,表3-9
ABO血型抗原除了存在於紅血球外,還有存在於其他組織嗎?
ABO血型抗原除了存在於紅血球外,還廣泛存在於組織中,包括血管內皮細胞及皮膚上皮細胞,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系統,也同時存在於血漿及分泌物,包括口水、眼淚、尿、消化液、膽汁、乳液、羊水、體腔液、精液及卵巢囊腫液等。
ABO血型的基因型、血球抗原、血清抗體為何?
表現型 基因型 血球抗原 血清抗體
O型HH(Hh),OHAnti-A,Anti-B
A型HH(Hh),AA,AOA,HAnti-B
B型HH(Hh),BB,BOB,HAnti-A
AB型HH(Hh),ABA,B,HNone
什麼是RH(D)血型?
由來
  1. 1939年Levine and Stetson在一個新生兒溶血症母親的血清中發現紅血球抗體, 同時發現這抗體可凝集85%白種人的血球;
  2. 1940年Landsteiner及Wiener以恆河猴(Rhesus monkey)的紅血球免疫兔子產生抗體,這抗體也發現可以凝集85% 白種人的血球,他們以為兩種抗體對抗的抗原是相同,所以他們以Rhesus的 頭兩個字母稱為恆河猴血型(Rh system)。
重要性
  1. RH(D)抗原,在白種人的血庫作業是除A、B血型抗原外的最重要的 抗原,原因是anti-D為白種人最常見的不規則抗體。因白種人的RH(D)陰性者佔 15%,且D之抗原性高,RH(D)陰性的人可經由輸血或懷孕產生抗體。RH(D)陰性 的人輸入500ml RH(D)陽性的血,在白種人有 50~70%的人會產生抗體。
  2. 台灣約99.7%是屬於RH(D)陽性,只有0.33%屬於RH(D)陰性。
ABO血型可能的子女血型
雙親血型子女可能之基因型子女可以之表現型
OO+OOOOO
OO+OAOO、OAO、A
OO+OBOO、OBO、B
OA+OAOO、OA、AAO、A
OA+OBOO、OA、OB、ABO、A、B、AB
OB+OBOO、OB、BBO、B
OO+ABOA、OBA、B
OA+ABOA、OB、AA、ABA、B、AB
OB+ABOA、OB、ABA、B、AB
AB+ABAA、AB、BBA、B、AB
 
 
備血相關
備血有效期限為幾天
  1. 血庫備血完成日算起,當次備血有效期限為三天;
  2. 門診病人限備血當日有效,隔日或分日輸血須於備血申請單上註明。
資料截錄自:檢驗-管理-2-5503 備血作業管理程序書
備血檢體需要多少血量?
  1. 備血管之標準採檢血量為4ml,若少於4ml則視病人之備血數量而定。
  2. 6個月內新生兒備血血量至少1ml,第一次輸血需詢問新生兒母親血型並知會血庫人員
  3. 血庫只接受24小時內採檢的血液檢體,新鮮檢體才能代表病人當時體內免疫狀態。
資料截錄自:檢驗-管理-2-5503 備血作業管理程序書
病人曾在三天內備過血,若要增加備血數量,血庫會自動加備血嗎?
  1. 檢體於血庫備血完成日起三天內有效,若要增加備血數量,需主動詢問血庫檢體是否足夠。
  2. 若檢體量足夠,備血完成三天內血庫可接受醫師加開備血申請單,血品備齊後可不執行抗體篩檢即發送備血完成通知;若檢體不足,則需再補送檢體才可發出備血完成通知。
資料截錄自:檢驗-管理-2-5503 備血作業管理程序書
為什麼備血(PLPH),未送檢體已收到備血完成單?
  1. 病人備血-非紅血球血品(血漿類、血小板血品)時,若為第一次備血,且未在本院檢驗過血型,則需依備血流程將備血申請單、血型檢驗申請(0309、0310)、抗體篩檢申請(1101)及足量備血檢體送至血庫。
  2. 若病人曾經在本院備血、血庫系統有血型檢驗記錄時,且當次備血單無含紅血球血品只有血漿類血品、血小板血品則不需送備血檢體。血庫一旦收到該備血申請(內含血品種類、數量)即會依血庫庫存血品狀態發送備血完成通知。
資料截錄自:檢驗-管理-2-5503 備血作業管理程序書
 
 
輸血相關
新生兒或移植病人輸血時須注意事項。
病人是一位免疫功能不足或缺損(Immunocompromised host)輸血時必需考慮因輸產生的感染症如CMV感染以及輸血引起的植體對抗宿主(GVHD),這兩種疾病對於上述病人常是致命性的,此時可以使用血品放射線放射與白血球過濾器來預防發生。
嚴重貧血的病人輸血時,避免發生循環超載之注意事項?
  1. 流速不可大於1ml/kg/小時。
  2. 輸紅血球濃厚液,儘量不用全血。
  3. 讓病人坐著輸血可減少右心房的壓力。須記錄CVP,除非有特別的照顧否則應避免晚上的輸血。
  4. 如果病人也有腎臟或心臟的衰竭(即可能有細胞外體液的增加) 就必須在輸血前先給利尿劑。
輸用成份用血時,使用靜脈注射液及藥物之應注意事項。
  1. 下列為輸血時可使用同一條輸血點滴管的靜脈注射液,包括0.9% Normal Saline。
    1. 血品如Fresh frozen plasma(FFP),Stored frozen plasma(SFP),Albumin等也可以與成份用血同時輸用。
    2. 使用紅血球濃厚液(packed RBC)的時候,如果粘稠度稍大,輸血速度較慢時,可以使用生理食鹽水 (0.9% Normal Saline)稀釋,或者使用FFP 或SFP稀釋。
  2. 輸血時絕不可以同時使用下列靜脈注射液:
    1. 5% dextrose in Water(D5W):會造成血球凝聚及溶血
    2. 5% dextrose in 0.2% Saline:會造成溶血
    3. 含有鈣離子(Ca++)的溶液(如lactated Ringer solution):因為溶液內的鈣離子會與血品中的檸檬酸塩抗凝劑結合,使得檸檬酸塩的濃度下降,而引起血液凝固。
  3. 臨床上,不可以將藥物加入血液成品內或經由標準過濾器的通路給予藥物,因為:
    1. 有些藥物由於pH較高,可能會引起溶血。
    2. 如果病人發生輸血反應而必須停止輸血,則加入的藥物亦無法繼續輸注也難以計算已經給予藥物的劑量。
    3. 如果病人在輸血的時候發生不良反應,則不易鑑別不良反應發生原因是因輸血產生之不良反應或是加到血品內的藥物所導致之副作用。
輸注血品的速度?
輸血速度的快慢全靠臨床上的需要及情況而定,且應注意以下因素
  1. 血袋
    1. 血袋是一個密閉系統,只有在用來採血的針頭尖端是開放的。一旦採血完成後,立即封閉成為一個密閉系統。
    2. 當血袋的輸出部位一旦被打開,此血袋就成為一個開放系統,則此血袋可輸用條件:
      1. 可貯存於1-6℃的冰箱24小時,必須在24小時內輸用完畢,避免細菌滋生。
      2. 置放於室溫(20-24℃)中,必須在4小時內輸用完畢
      3. 一般輸血Set最好是每4小時換一個。
  2. 輸血的速度:可以分為二段
    1. 第一段:較嚴重的反應多發生在輸血初期,特別是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在開始輸血的前15分鐘,輸血的速度一定要放慢(<5ml/每分鐘),而且醫護人員一定要對輸血過程做嚴密監控,,以便及早發現可能發生的輸血副作用且較嚴重的反應多發生在輸血初期。特別是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可即早停止輸血
    2. 第二段:如果開始輸血的前15分鐘,病人並未發生任何的不良反應,則輸血的速度可以加快;然後定期(如每15分鐘)再去觀察病人,直到輸血結束後1小時為止
  3. 血液成品加溫後,儘量在2小時內輸用完畢,絶對不可超過4小時,以避免由於血品在室溫太久,有發生溶血或細菌孳生的可能性。
    1. 美國血庫協會(AABB)建議單次輸血的最長期間為4小時
    2. 如果一袋的血液成品預期無法在4小時內輸用完畢,則此袋的血液成品可以分裝成幾小袋的血液成品
    3. 先輸一小袋的血液成品(必須在4小時內輸用完畢)
      其他小袋的血液成品則可先貯存於1-6℃的冰箱,然後再慢慢輸用完畢(必須在24小時內輸用完畢)
      ★血液成品儘量在2小時內輸用完畢,絶對不可超過4小時,以避免細菌滋生
  4. 輸血的速度太快,可能造成血管內容積過多(hypervolemia),甚至引起心臟衰竭及急性肺水腫;因此,輸血的速度不可太快(治療出血性休克除外)
    1. 一般的輸血速度:<2-4ml/Kg/hr
    2. 具有心臟衰竭危險性(如慢性心臟衰竭、尿毒症)病人的輸血速度:<1 ml/Kg/hr
如果輸血速度太慢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將血袋掛得稍高,以增加重力的影響。
  2. 注意看看輸血的針是否被阻塞了。
  3. 注意看控制鈕是否開了。
  4. 注意看濾血器是否充滿了碎屑。
  5. 輸血過程中,血袋因重力的影響使紅血球沈積下來導致輸血速度變慢,所以大約每30分鐘就要將血袋稍為搖盪,以使血袋內紅血球混勻。
  6. 輸用紅血球濃厚液,而輸速太慢時,可以加進去約50㏄的生理食鹽水增加輸用的速度。 (要注意病人是否能忍受這些多餘的Normal Saline,少數病人並不能夠忍受。)
有那些加壓裝置可用於增快血液成品輸注速度?使用時應注意事項。
  1. 最常被使用的二種加壓裝置
    1. 雙手壓擠血袋(盡量避免,因為加壓壓力有可能>300 mm Hg)
    2. 將血袋置放於充氣的壓力環帶(pressure cuff)中:最常被使用
  2. 使用加壓裝置的注意事項
    1. 輸血的針頭必須至少18號(甚至16號),以避免紅血球快速通過針孔的時候,被破壞而引起溶血
    2. 加壓裝置的壓力通常為200mm Hg,大約可以增快血液成品輸注的速度2-3倍
    3. 加壓裝置的壓力不可>300 mm Hg,過度加壓可能造成 "血袋破裂"、“紅血球太快通過輸血的針孔的時候被破壞而引起溶血”
    4. 已使用輸血過濾器時則不可使用加壓裝置。因為減除白血球過濾器的孔徑(pore size)只有4μm,若同時施用加壓輸注血品時,紅血球會因快速通過輸血過濾器時有可能因孔徑過小無法正常通過而破壞造成溶血。
那些受血者輸血時,血品需要做放射處理?
  1. 胎兒接受子宮內輸血。
  2. 免疫不全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3. 有血緣關係的近親輸血。
  4. 進行骨髓移植或週邊幹細胞移植的病人。
  5. 成分輸血需進行HLA配對試驗時。
  6. 器官移植的病人。
  7. 新生兒。
資料來源:血液成分精要/編輯委員:林東燦、林冠州 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出版 出版日期:107年1月30日
 
 
緊急輸血
當一個RH陰性的病人需要緊急輸血是否可以給RH陽性的血?
  1. 理論上RH(D)抗原在正常成年人體內沒有自然存在相對抗體,其是經由免疫刺激所產生之IgG抗體,不會發生立即性溶血性反應。
  2. 因此除了病人血中已存在有抗對抗RH(D)抗原的抗體之外,病人在初次輸血是可以輸RH(D)陽性紅血球血品血的。
  3. 根據研究國人RH(D)陰性者約佔千分之三,且這些人即使輸到RH(D)陽性血品產生相對抗體的機會也很微小,因此遇到緊急輸血不要猶豫,經醫師同意後即可使用RH陽性血。
另外:非紅血球血品則不需考慮Rh血型系統,皆可互相流用。
當一個血型未確定的病人需要緊急輸血時要給什麼樣的血?
  1. "緊急用血"定義:當病人遇緊急情況,可能在幾分鐘內因大量出血危及生命,需要立即輸血,無法等待常規檢驗的血型、抗體篩檢以及交叉配合試驗的檢驗結果。血庫依照醫囑發出未做交叉配合試驗的O型紅血球濃厚液給病人輸注,事後再補檢體進行常規檢驗。
  2. 緊急用血時效:受理緊急用血後,血庫醫檢師需於5分鐘內完成血袋出庫程序。
資料截錄自:檢驗-血庫-3-5901緊急應變管理程序書
外傷大出血病人在短時間內需要輸用超過自身血液量之血液時,該如何輸血?
這種情況牽涉到大量輸血問題,需要大量輸血的病人如因車禍外傷或內出血等短時間超過一循環量貝之情況,輸血必須考慮血品中凝固因子的儲存問題,因血品中血小板及凝固因子之活性會隨儲存時間漸減,可能造成出血不止的情況,因此建議可採用下列綜合各種成分血品方案之一:
方案一、輸用【血小板濃厚液:紅血球濃厚液:血漿 = 1:1:1 的比例】。
→輸血順序為: 1 單位血小板濃厚液: 1 單位紅血球濃厚液: 1 單位血漿。
方案二、輸用【分離術血小板:紅血球濃厚液:血漿 = 1:8:8 的比例】。
→輸血順序為: 先輸 1 單位分離術血小板後,再以紅血球 1 單位與血漿 1 單位,交替輸至紅血球 8 單位及血漿 8 單位。
視輸用需要量來採用其一之方案循序供給病人輸注。
 
 
指定捐血
血庫接受親屬間的捐血嗎?
本院血庫不接受指定捐血!
指定捐血:
  1. 定義:病人要求選擇自己親友捐血給他用,而不用血庫準備之一般捐血者所提供之血液。
  2. 安全性:雖然捐血者由病人指定,但是捐血者之捐血條件必須仍須符合捐血中心規定,同時捐血後所得血液血品還要通過相關檢驗項目之檢測,因此,緊急病人無法使用,同時檢驗結果其不合格率與一般捐血者相同,因此並不值得推廣。
  3. 親屬間輸血之危險性:
    1. 丈夫輸給懷孕妻子,妻子若因親密關係曾暴露於丈夫血液中的紅血球、血小板及白血球異體抗原作用下可能引起免疫作用,導致嬰兒發生致命之溶血性貧血或其它血液性疾病。
    2. 父親輸給新生兒溶血病之子女時,更加重其溶血反應。
    3. 血親關係親屬血液,可能引起致命之移植物對抗宿主症(GVHD),因此輸血前血品必需先放射處理以策安全。
可以直接到血庫捐血嗎?
  1. 目前本院僅提供緊急自願捐血。
  2. "緊急自願捐血"定義:當病人需大量輸血且血源不足無法及時調度,需臨時捐血時適用之。可捐血對象限定為身體建康、無患有血液疾病之院內員工。
  3. 本程序限由病人之「主治」醫師發動,且需出具「緊急捐血及輸血照會單/家屬同意書」血庫醫檢師才受理執行,其他醫師/人員通知皆不受理。
資料截錄自:檢驗-血庫-3-5901緊急應變管理程序書 ; 檢驗-血庫-3-5902 發動緊急自願捐血管理程序書
需要輸血時可輸病人自捐血嗎?
  1. 目前本院可提供自體輸血。
  2. "自體輸血"定義:需輸血病人屬於稀有血型或是不願輸用他人血液。提前將自體血液抽出保存,需要輸血時再將保存血庫中的自體血液輸入。
  3. 本程序需先請病人至血庫確認其血管狀況是否適合採血並評估病人健康狀況,若病人有不符合適應症情況,血庫醫檢師可建議醫師改以一般備血流程替代之。
資料截錄自:檢驗-血庫-3-5901緊急應變管理程序書
可以放血嗎?
治療性放血(Therapeutic phlebotomy)
  1. 適應症:Polycythemia (紅血球增生症)、Hemochromatosis (血鐵沉著症)及Porphyria cutanea tarda (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等。
  2. 由醫師依病人適應症開立醫囑、血庫檢驗及耗材申請單以申請所需的血袋數量,並先批價後送血庫;血庫提供 CPDA-1血袋250ml/500ml
  3. 放血袋使用方式:先將血袋放在秤上,然後歸零(扣掉袋重),採血250ml/500ml後,放血袋可直接丟棄標示"生物醫療廢棄物(焚化處理)"放置紅色專用垃圾袋的感染性垃圾桶。
 
 
輸血反應
有輸血反應時,臨床上如何處置?
#輸血反應程度及處置表
程度(級)自覺症狀病徵可能之原因處置
(I) 搔癢 皮膚疹、蕁麻疹 血漿蛋白之輕度過敏反應 降低輸注速度,給與抗組織胺劑,經過30分鐘後若沒有改變當做(II)級處理。
(II) 煩燥不安
搔癢、心悸、頭痛
輕度呼吸急促
皮膚疹、
蕁麻疹發冷、
發燒、
顏面潮紅、
心跳加速
血漿蛋白之中度至重度過敏現象
對RBC、WBC及Platelet抗體之作用
血漿蛋白抗體之存在,如IgA
抗體引起的過敏反應。
  1. 停止血液之輸注,但仍維持靜脈點滴。
  2. 通知主治醫師及血庫。
  3. 將剩餘之血液連同輸血過濾器及懷疑輸血反應通知單送往血庫,並抽取病人血液(生化及CBC管)及尿液送往檢查。
  4. 給與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注射(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或口服退熱劑。
  5. 若需要,給予皮質類固醇藥物。
  6. 為預防再一次之反應,日後之輸血應使用特殊血液成分,如濃厚紅血球,洗滌紅血球,或減除白血球之紅血球濃厚液。
(III) 煩燥不安
頭痛
胸痛
呼吸困難
發冷、發燒
顏面潮紅
心跳加速
紅色小便(血紅素尿)
不明原因之出血
血壓下降
少尿或無尿
休克
Gram氏陰性菌血症
DIC
血管內溶血現象,即A、B、O血型不合
  1. 立即停止輸血,維持靜脈鹽水點滴之暢通。
  2. 通知主治醫師及血庫。
  3. 如(II)級之第3項處理。
  4. 休克之治療:用血壓增高劑,避免持續性血壓下降造成不可逆性反應。適當施以靜脈注射補充液體。若需要,給予皮質類固醇藥物。
  5. 維持良好之腎臟血流,可用furosemide 20-80mg施以靜脈注射。
  6. 預防DIC之爆發,可用heparin 10,000單位施以靜脈注射。
  7. 若需要,給與適當之相配合之血液成分。
  8. 密切觀察病人,注意腎衰竭之徵兆,必要時施用腎透析術(Renal dialysis)洗腎,以救治其性命。
 
 
血液成份血品
紅血球濃厚液比全血輸血之優點?
  1. 輸血量減少,可得全血血品等量紅血球,可避免因過多血量造成體液擴張、心臟循環系統的負荷過重。
  2. 內含血漿量減少,所含之K+、Na+、NH3等亦減少。
  3. 內含抗凝劑相對減少。
  4. 因去除大部份血漿,因此含抗體、蛋白等物質相對減少,降低輸血副作用。
紅血球血品能在血庫冰箱外貯存多久?
  1. 紅血球血品應貯存於標準的血庫冰箱內直到立即輸血前為止。
  2. 紅血球血品在放置室溫45分鐘後,血袋表面溫度約達到10℃,及在60分鐘暴露後的核心(core temperature)為10℃。
  3. 紅血球血品能在短暫放置室溫中通常是於30至60分鐘之間。因此血品抵達病人的照顧單位後,若輸血不能在30分鍾內開始,此血品應送回血庫予以貯存。
  4. 紅血球血品不應置放病人照顧區或接近窗口的冰箱內,因為冰箱除霜功能(freezing and thawing)或日光照射易使溫度過高,使紅血球破壞而溶血。
使用減除白血球之紅血球濃厚液之優點?
(儲存前)減除白血球之紅血球濃厚液[Red Blood Cells - Leukocytes Reduced]
  1. 使用儲存前紅血球濃厚液製備,可避免因儲存時白血球快速釋放細胞激素(Cytokines)。
  2. 在濾除白血球過程中“白血球過濾器"與“紅血球濃厚液"以無菌接合連接方式確保血品的安全無菌,且不會影響保存期限。
  3. 可減少白血球引起之非溶血性發熱性輸血反應。
  4. 器官、骨髓移植或免疫缺陷等病人,可避免巨細胞病毒(CMV)傳染。
  5. 可減少HLA抗體之產生。
資料來源:血液成分精要/編輯委員:林東燦、林冠州 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出版 出版日期:107年1月30日
1當病人的血小板究竟低到多少時需給與預防性的血小板輸血?
  1. 由於血小板壽命極短,一般儲存於適當存放條件下只有五天,因此若非為了止血,血小板輸注是毫無益處,且只有增加副作用而已。
  2. 病人血小板一般原則是盡量維持血小板於20,000/ul以上,但是近年來研究發現這血小板20,000/ul 的閥值似乎可以再降到5,000-10,000/ul左右,因此建議一般病人無出血症狀時,可以在血小板10,000-20,000/ul時給與預防性輸血。
  3. 若病人有出血現象或服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藥物時,可以在血小板較高時就給與預防性血小板輸血。
2.如何計算血小板的預計增量?
  1. 影響血小板預計增量的因素:ABO血型不合、發燒感染、脾腫大、出血或DIC、具血小板或HLA抗體、藥物影響。
  2. 血小板輸注療效以輸血後1小時CCI值或24小時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 (CCI)作為衡量標準。
  3. 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 (CCI)值計算公式如下:
    CCI=(Number of post platelet count(/μL)-Number of pre platelet count(/μL))× BSA(m2)/ Number of platelet transfused(×1011

    a. 體表面積(Body surface area;BSA):使用目的在減少因個體差異對血小板輸注效果評估上所造成的偏差。
    → 計算如下:體表面積(BSA)=0.0061 × 身高(cm)+0.0128 × 體重(kg)-0.01529
    b.Number of platelet transfused,如為apheresis platelet,則以3×1011為計數

  4. 血小板輸注無效定義:連續兩次血小板輸注後1小時CCI值小於7500,或24小時CCI值小於4500。
3.血小板的輸血方法?
  1. 請使用血小板專用輸血Set,請勿使用細網狀輸血Set。
  2. 輸血速度以1-2ml/分或病人容許的速度輸血。
  3. 輸血量的計算:U=△PI×V [U:輸血單位數 | △PI:血小板增加期待值 | V:病人循環血量(L)]
  4. 曾發生發燒的輸血副作用者,以下列方法處置:
    1.         
    2. 慢速度輸血。
    3.        
    4. 輸血過程給病人保溫。
    5.        
    6. 預防性給予抗組織胺藥物及解熱鎮痛劑。(但不可給予Aspirin)
    7.        
    8. 輸血時可使用血小板專用白血球去除過濾器。
    9.        
    10. 對於嚴重的輸血反應可給予類固醇藥
    11.        
    12. 嚴重的發抖反應可給予Meperidine施予皮下或靜脈注射。
血小板濃厚液(Platelets Concetrate)及分離術血小板(Apheresis Platelets)的差別?
  1. 血小板濃厚液(Platelets Concetrate)每單位為250ml 之全血製備, 約含2.75×1010個血小板以上,並含少量之白血球及紅血球。
  2. 分離術血小板(Apheresis Platelets)由單一捐血者利用血液成分分離機分離出血小板,其他成分則輸回捐血者體內,每單位平均含3×1011個血小板,及少量紅血球、白血球;每一單位相當於12單位傳統血小板濃厚液。
  3. 分離術血小板(Apheresis Platelets)特性:
    1. 單一捐血者,可以減少對多個捐血者血小板上人類淋巴球抗原(HLA)暴露的危險。
    2. 已產生HLA抗體之病人,以一般血小板濃厚液輸血無效時,需要HLA型相合之分離術血小板。
資料來源:血液成分精要/編輯委員:林東燦、林冠州 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出版 出版日期:107年1月30日
 
 
內部顧客諮詢回覆
提問:Ab鑑定為Anti-"Mia"是什麼意思?
回覆:
  1. 指病人血液中有異體抗體 Anti-"Mia"。
  2. 血庫鑑定出病人具有何種異體抗體後,當病人需輸用紅血球血品時,血庫會找相對應抗原陰性的紅血球血品做交叉試驗,護理人員依常規輸血流程執行輸血即可
提問:病人再次備血時是否有再做一次血型?
回覆:
  1. 病人已知血型但未曾備過血,初次備血仍需檢驗ABO血型(Forward typing+Reverse typing);已備過血時(即血型已知)若再次備血時ABO血型只測Reverse typing做為確認。
  2. 病人初次檢測血型之報告會由第二位血庫醫檢師覆核原檢驗者之檢測反應結果、反應效價、原始手寫報告及醫療資訊系統(HIS)的記錄是否一致。
提問:病人血型是O型RH(D)陰性,血庫給予O型RH(D)陽性的新鮮冷凍血漿(FFP)可以輸嗎?
回覆:可以,因Rh(D)僅表現於紅血球上且具抗原性,正常人血液中不會產生對抗其之抗體。而捐血中心所提供之FFP血品內不含血球且捐血者都經過抗體篩檢陰性。一般而言,Rh陽性血漿類血品皆可輸給Rh陰性病人。
提問:病人有"輸血相關之急性肺損傷"(TRALI)的現象,且目前仍持續出血,在輸血方面有何建議?
回覆:
  1. 輸注紅血球血品:建議使用"輸血過濾器"濾除血品中殘存的捐血者白血球,以降低對病人之影響。
  2. 輸注血漿類血品:很難評估,因血漿中含有捐血者血液白血球釋出的細胞激素及抗體,其易造成輸血相關不良反應。若女性捐血者有懷孕史,胎兒本身抗原可能誘發母體產生白血球抗體並隨著懷孕的次數增加,也使得母體血液中抗體發生的機率越高。因此若非輸不可,則優先提供男性捐血者之血漿血品或由醫師評估病人病情後給予病人類固醇或其他抗發炎藥物並嚴密監密控病人輸血。
另外台灣血液基金會為降低接受輸血的病人發生輸血相關不良反應,在捐血者篩選及血液供應上於104年7月1日起採取兩種措施:
  1. 男性血漿優先供應臨床輸血。
  2. 女性分離術捐血者增加白血球抗體篩檢。
提問:冷凍沈澱品成份為何?
回覆:冷凍沈澱品(Cryoprecipitated AHF)
  1. 將全血於採集後8小時內,依新鮮冷凍血漿製程分離出的新鮮血漿,置於冷凍櫃冷凍,之後,擇時於1~6˚C解凍,再經離心移除血漿,此時所留在血袋內的白色不溶物即為冷凍沈澱品。
  2. 每單位約含大於40國際單位的第八凝血因子,75mg纖維蛋白原及存在於原單位約40~70%的von-willebrand因子及20~30%的第十三因子。
  3. 資料來源:血液成分精要/編輯委員:林東燦、林冠州 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出版 出版日期:107年1月30日
提問:血庫檢驗項目醫令11009之檢驗報告結果為"D(+),E(-),C(+),e(+),c(-)",是什麼意思?
回覆:
  1. 此檢驗報告為紅血球表面之RH血型系統中最重要五種血型抗原的表現型,(+)代表有紅血球上具有該抗原,(-)代表紅血球上不具有該抗原。
  2. 當病人被檢測有RH血型系統之異體抗體時,血庫會要求用血單位開立血庫檢驗項目醫令11009,為的是尋找RH抗體對應陰性抗原之血袋。
提問:用血單位印表機故障,未收到備血完成單怎麼辨?
回覆:
  1. 可自行列印(首選)
  2. "自行列印"路徑:進入護理站管理系統↵ → 選擇"4.輸血手術"↵ → 選擇"3.備血申請單查詢"↵,在此頁面上按功能鍵F4 "F4選擇病歷號",然後輸入病歷號 ↵, 選取確認為該筆備血申請單後按功能鍵F5列印。
  3. 請血庫協助補列印。
提問:病人目前Hb 10.8家屬要求自費輸血至Hb 12,可以嗎?
回覆:若病人無出血情況,輸委會修訂的建議輸血標準是Hb10以下;建議會診血液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輸血再做決定。
提問:剛送來的全血血品怎麼多一個空袋,如何使用?
回覆:空袋是捐血中心製備其它成份血品或轉換壓板血所使用之血袋聯袋,請無需理會;全血血品使用方式與PRBC相同。
提問:醫令畫面看不到病人有沒有使用過濾器?
回覆:在備血申請畫面按"提示鍵"即可得知。
提問:護理站電腦當機或印表機卡紙無法印出備血單時,應如果送檢?
回覆:請填寫手工備血單(病人資料及備領血品、數量)與備血檢體一同送檢。
提問:可先送檢體再補備血單嗎?
回覆:不可以,應盡量避免發生檢驗前不符合事件而造成備血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