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檢體採檢與運送指引 / 血液檢體送檢說明
🔝
回頁首
血液檢體送檢說明
目次
01.
血液檢體分類
02.
靜脈血液採集原則
03.
幼兒與毛細管採血原則
04.
試管及抗凝固劑
05.
酒精濃度測試注意事項
06.
動脈血液採集
07.
併發症及處置建議
08.
特殊採集檢查與檢驗項目
8.1
妊娠糖尿病篩檢採檢
血液檢體分類
:
全血─血液加入抗凝固劑使其不發生凝固稱之。
血清─血液抽出後,置入試管等待其凝固後,離心處理,上清液稱之。
血漿─血液抽出後,加入於適當抗凝固劑試管,離心離心處理,上清液稱之。
靜脈血液採集原則
:
先準備採血的容器,貼上條碼或標籤。
作靜脈穿刺,血液學檢查量約1-3mL。一般生化採檢量通常抽3-5mL即可,最少3mL以上,如有外送項目應抽5 mL。
抽血時應避免由打I.V的手抽。
最好以21或22號的針頭採血以避免溶血。
採血前綁止血帶時間不得超過2分鐘,以避免血液成分的變化。
採血後,如以一般空針採取,請先除去針頭後再徐徐注入試管中,且須避免用力搖晃震盪,以免使紅血球破裂,造成溶血。血液檢查(CBC)請輕輕混合均勻,確定無凝固後送檢。
依檢驗項目的不同所加的抗凝劑種類也有同,請採血時請參考下列試管種類說明。
為了避免血液成分受到血球成分、保存時間、溫度之干擾,請儘速(2小時內)送至檢驗室。
備註:
全血若不能在2hr內離心,常見會造成LDH、GOT、K、P等數值偏高;溫度升高(室溫大於30℃),會加快血液成份釋出與血糖消耗
。
採檢後,請病人配合,於穿刺處貼上透氣膠帶/棉球,
手指加壓於穿刺上處5-10分鐘
。若病人較容易出血時,請持續延長至15 分鐘以上,直到血流停止。
當受檢者須由A-line 採檢時,a)先檢視動脈導管位置,b)接上 5mL 注射針筒,抽出適量血液,c)將注射針筒丟棄,換上適當採血用具(注射針筒採血,或真空採血),d)將 3 way 轉向軟袋端, 採取適量血液後,e)把 3 way 轉向病人端,取出採檢用具,沖洗近抽血端管路。f)鎖緊 cap,把 3 way 轉向軟袋端,輕按 flash 沖洗抽血處管路。g)輕搖採血管(血液與抗凝固劑充分混合)。完成動脈導管採血。
幼兒與毛細管採血原則
:
毛細管採檢:
嬰兒或不容易採血者(例如:測T-Bili、NA+、K+、CL-、Ca2+、G6PD需3支毛細管血),可用毛細管採血,採集部位為足跟、指端、耳朵。Lancet快速穿刺3mm深,第一滴血拭去,以防組織液混入。
為防止組織液混入,不可過分擠壓,應使自然流出為宜。
以腳跟採血,必須先揉一揉使之充血,或以熱毛巾熱敷再做穿刺。
穿剌部位應以兩側部位為要,不可穿刺中央部位,以免骨膜發炎,影響嬰兒長大後的走路。
幼兒血液採檢:
幼兒/新生兒採檢量,以血量的10%為上限,避免採集過多血量。以新生兒體重2500g為例,血量約體重的13分之1,其10%約19.2mL,因此,體重>2500g時,當採集量< 10mL是可被接受的。若血量需10mL以上,可打電話該單醫師確認。
幼兒/新生兒採檢"動脈血"檢查,考量動脈採血的護理(血管痙攣、感染、神經損傷或動脈阻斷(arterial occlusion)之併發症),請透過兒科病房護理師採集。
各種試管及抗凝固劑使用方法
:
為避免試管內抗凝劑可能干擾檢驗數據,應特別注意採檢後裝填試管順序,常見試管採集順序:
血液培養瓶(微生物鑑定)→藍頭試管(凝固檢查查)→紅頭管空白管(生化檢查)→黃頭生化管(生化檢查)→綠頭急件生化管(生化檢查)→紫頭CBC管(血液計數)→灰頭管(乳酸等)。
採血管其他特別事項:
血液培養若以空針抽血或真空抽血,先使用厭氧瓶,後使用需氧瓶;若需以蝴蝶針(winged infusion set)採檢時,建議先採需氧瓶,後採厭氧瓶。
評估需以蝴蝶針 工具採檢時, 建議先採集紅頭管或黃頭生化管,再使用藍頭凝固檢查試管(
目的是收集正確的藍頭管採檢量
)。
含抗凝固劑之試管,特別是藍頭凝固檢查試管、紫頭CBC管抽血後應上下搖轉8次數以上,最好能達到15次數,以免檢體凝固,造成退件困擾。
各種檢體採集試管式樣【
各類檢驗容器介紹
】
抗凝固劑之試管應注意與抗凝固劑的比例。請勿分裝、混用檢體/頭蓋或自行調整抗凝固劑比例,以免干擾生化(如,電解質檢查),或凝固因子檢查(PT/APTT)。
酒精濃度測試注意事項
:
先以B-I溶液進行二次消毒(第一次消毒後須等候B-I容易乾燥,才能進行第二次消毒)。
再以生理食鹽水棉棒將B-I輕拭乾淨。
將血液注入生化試管中(綠色頭生化管)。於酒精濃度血液檢體試管上,貼上姓名貼紙及數字標籤,作為此管血液並無酒精污染的標示。
連同檢驗單送至檢驗室。
備註:
如生化檢體及酒精濃度血液檢體為同一管血,亦須貼上姓名貼紙及日期標籤,作為此管血液並無酒精污染的標示。
如只有單獨一管血液,只要檢測酒精濃度一個項目,亦須貼上姓名貼紙及日期標籤,作為此管血液並無酒精污染的標示。
如生化檢體一管,酒精濃度血液檢體一管,共二管生化試管同時送檢時,亦須於酒精濃度血液檢體試管上,貼上姓名貼紙及日期標籤,作為此管血液並無酒精污染的標示。
若未貼有數字標籤之檢體,以電話詢問確認為無酒精污染檢體方得進行檢測,需詢問接聽者員編並記錄於LIS系統內。
未符合上述作業原則者,以退件處理。
動脈血液採集
實施前
應向病人或家屬解釋檢查過程、目的及可能發生之併發症。
病史詢問:有無抽煙習慣、周邊血管疾病、肝病或任何會引起血液凝固異常疾病。
檢視病人之生化及與凝血機能有關之檢查結果。
實施步驟
以75%酒精性消毒液洗手
以10% POVIDONE ALCOHOLIC SOLUTION 消毒穿刺部位皮膚。
皮膚穿刺及以下步驟均無菌 技術 (同血液培養 )操作 。
施檢者以一手(以優碘消毒)觸摸受檢者動脈之,另一手持頭皮針,針頭保持與動脈平行,二者形成的角度愈小好,或針頭垂直動脈刺穿皮膚後,朝動脈推進,若見針頭後方(或針筒前方)有血,表示針頭已進入動脈。
回抽動脈血(檢體量視需要而定),抽出針頭病用力壓迫動脈穿刺處至止血為止(一般約需10分鐘或更久)。
後續處理:請病人於10分鐘後回採檢處觀察動脈穿刺處,若有出血再壓迫3分鐘。
若擬穿刺橈動脈則需施行Allen's test。
Allen's test的施行步驟:【
動脈採檢Allen's test影片
】→影片連結自YouTube.
令受檢者將手緊握成拳。
施檢者以手指施壓於受檢者之手腕,壓迫並同時阻斷橈動脈與尺動脈的血流。
受檢者將手放鬆,但不可完全伸直,此時可見該手掌與手指呈現蒼白。
)施檢者放鬆對尺動脈之壓迫(橈動脈仍受壓迫),觀察受檢者的手掌與手指能否在15秒內發紅。
若在15秒內發紅,則是Allen’s試驗陰性,反之則為陽性。Allen’s試驗陰性者,方可在橈動脈進行穿刺抽血。
BD A-Line™ 注射器介紹
BD A-Line™ 注射器特點
:1.使用鈣平衡乾燥肝素,強化檢體品質穩定性。2.抗凝固劑量適當,減少凝塊產生。3.可值接用於動脈或動脈導管採血。
建議採檢量為A-Line 1.0mL,採0.6mL血;A-Line 3.0mL,採1.6mL血,採血後如有氣泡請排出。
採血後蓋上專利頭蓋,180度翻轉五次,再用手搓針筒5秒,以確保抗凝劑與檢體充分混合,避免凝塊產生。
併發症及處置建議
血管痙攣:
觀察與檢視受檢者手掌及手指的顏色及溫度,通常是暫時性,並無大礙。
出血並在動脈周圍行成血塊:觀察與檢視針刺部位的腫起是否持續惡化,若有則繼續壓迫動脈止血。
感染:
觀察與檢視針刺部位皮膚是否有紅、腫、熱、痛等發炎現象動脈針刺很罕見感染。
動脈阻斷(arterial occlusion)
若針刺動脈有適當的側枝循環則不易發生,橈動脈以外之動脈針刺則要小心。
嚴重者會造成組織壞死與喪失。
找出引起動脈阻斷的原因並清除。
神經損傷
在此處進行穿刺操作時如病人主訴疼痛劇烈、麻木,應立即停止穿刺,選擇其他部位,並且注意觀察病人此處感覺的變化。
向病人解釋疼痛與神經分佈相關,通過治療病人症狀會緩解,消除病人顧慮及緊張情緒。
橈神經淺支損傷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可以溼熱敷區域性,或進行理療,以達到加強周圍血液迴圈,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的目的。
可以遵醫囑使用一些神經營養類藥物,如甲鈷胺類或維生素B1。
特殊採集檢查與檢驗項目:
妊娠糖尿病篩檢採檢
※服用檢測用葡萄糖水方式:
泡製方法:將先將藥局/診間領用之葡萄糖糖包倒於杯子中,加入開水 200~300 c.c.溶解。
服用方式:將溶解後的 200~300 c.c. 葡萄糖開水喝完;再加一些開水沖洗杯中殘餘葡萄糖再喝完。
自飲用的第一口開始計時,葡萄糖水須於 5 分鐘內喝完
,遵循醫師的處置要求,並依照
規定時間
,持檢驗單至檢驗室抽血。
※ 參考資料:
檢驗-管理-2-7101-(06)_妊娠糖尿病篩檢採檢注意事項
資訊安全宣言
|
個人資料保護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