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正子斷層掃描(PET)? | PET發展史 | PET造影原理 |
| PET特點 | PET在腫瘤方面的臨床應用 | |
| 我想安排正子造影檢查…… | ||
正子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簡稱PET)是利用迴旋加速器所生產的正子射出核種再標化具有高度專一性的人體基本元素或衍生物或某些特定藥物製成正子掃描藥劑,以靜脈注射注入人體後,再以正子斷層攝影機探索更深層的器官局部代謝與細胞傳導細微現象,達成疾病早期診斷及治療或追蹤病情。
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所提供的是有關活體的生理生化和代謝活動的資訊,由於絕大多數人類疾病的發生初期,生理生化和代謝活動的變化在解剖變化之先,所以顯示生理生化變化的PET往往較顯示解剖變化的X光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更能早期診斷病灶,進而改變病患處置方法,減少許多昂貴不必要的檢查。
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曾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譽為公元2000年最重要的醫學發明,除了可以提高單獨PET檢查的準確度外,也有利於尋找CT或 MRI無法檢出的細微病灶,利用PET/CT在腫瘤放射治療方面,除了比傳統用的CT靈敏度更高,可以盡可能將腫瘤及其轉移病灶覆蓋在照野的中心,且特異度更強,可以有效的將腫瘤組織與正常組織區分開來,以達到在有效治療腫瘤組織的同時,減少對正常組織破壞的目的。
美國科學家在1974年建造了第一台正子掃描儀(PET Scanner)。然而由於當時正子造影所需的同位素藥劑不容易取得,生產此類藥劑的迴旋加速器及正子掃描儀造價昂貴,因此當時多數PET檢查是應用在臨床研究上。
隨後由於PET技術發展漸臻成熟完善,1990年代起開始進入臨床應用,早先多數用在腦部疾病的偵測。自1998年開始,美國公立醫療保險(Medicare)陸續通過核准給付多種癌症及心肌存活評估等正子檢查費用,使PET檢查數量激增,PET檢查的臨床應用範圍持續擴大。
1.首先,將微量的放射性藥劑注入受檢者體內,目前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藥劑是FDG,主要由於其在人體內的代謝途徑與葡萄糖相似。 使FDG經血液循環至體內器官組織吸收代謝,靜躺休息約1小時後,即可開始掃描。
2.受檢者身體慢慢經過一個像甜甜圈的掃描通道,即時接收影像資料,再經由電腦重組,得到全身的立體影像。
3.由於PET影像是紀錄藥劑在人體內新陳代謝的情形,因此PET可顯示出體內代謝等功能是否有異常之處,是一種功能性的影像(Functional Imaging)。
4.生命活力的呈現是靠著體內不同的功能來正常運轉維持,而PET將這些功能轉換成影像,使醫師得以瞭解人體內的生化功能,所以PET被稱為「有生命的影像」。
一次掃描全身
PET的做法是將微量帶有放射性的去氧葡萄糖(FDG)同位素藥劑由靜脈注入體內,循環傳送至體內器官組織。透過PET掃描重組可一次得到全身立體影像。
靈敏具關鍵性的功能檢查
由於癌細胞迅速分裂時,需消耗大量葡萄糖作為能量的來源,同樣的,放射性的去氧葡萄糖(FDG)也會聚集於代謝特別旺盛的細胞組織。因此可藉由PET靈敏地量測出人體內器官組織代謝功能異常之處。由於疾病的發生往往早於組織結構發生變化之前,因此PET可以協助醫師更早期、靈敏地診斷癌症,對於治療方法的決定經常扮演關鍵性地角色。
1.癌症的早期發現
2.癌症分期、轉移情形的判定
3.治療效果的評估
4.有否復發
對疑似有癌症者,利用PET全身掃描除了可判定原發性病灶是否惡性外,更能早期發現是否有轉移,做出正確的分期,並對治療方法及計劃的擬定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據國外的研究指出,有33%的肺癌患者在做完PET檢查後改變了分期,並有42%病人因PET檢查結果而改變其治療方式,治療後亦可利用PET所顯示的腫瘤代謝情況來判定治療是否有效。於完成癌症治療後,以PET定期追蹤檢查更可早期發現是否有局部復發或轉移。以大腸癌為例,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會在術後兩年復發,利用PET檢查靈敏度為93~100%,特異度為86~100%。
您可親自到核子醫學科現場預約或電話預約排檢,排檢時請先繳交藥劑費用$15,000元,剩餘款項請於檢查當日一次繳清。
檢查用的藥劑(FDG)是為您特別準備的,因價格較昂貴且具時效性,請您務必準時報到,如檢查當日取消檢查,仍需繳付藥劑費用$15,000元整,如果您須改期或取消檢查,請於受檢前二個工作天(不含週六日及國定假日)通知本中心,以便另行安排檢查日期或辦理退款!
【預約時間】
W1~W5 上午8:10-12:00,13:30~17:30
【預約地點】
嘉義基督教醫院G棟地下2樓 核子醫學科
【預約電話】
(05)2765041轉7551、7552
【傳真電話】
(05)2765041轉7557,下班時間可用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