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原住民文化傳承、健康促進、安全與觀光為一體,將造物主的巧思結合安全文化,達成自「傷害防制」到「安全促進」的安全社區,竭誠地歡迎全世界的友人,前來一睹太平洋上的世外桃源。
~
計劃序言~
「安全社區」對原住民來說,是個未曾接觸過的名詞,從最初受命阿里山安全社區主委一職時對安全社區的模糊印象到現今第二年精進期、第三年的落實期,才讓我感受到此份工作其真正的涵意是多麼的精深與富有意義,身負上的重責與壓力也相形的加重。
感謝嘉義基督教醫院工作同仁將安全文化帶進山區原住民社區,及兩位工作副主委大力的支持與行動,在經過這幾年的推廣、與社區居民的參與及社區委員的共同討論及改善,讓社區居民對於推動阿里山安全社區成為WHO認證「安全社區網」的一員都表支持,覺得是一種光榮及責任,對部落來說更是一種榮譽。阿里山安全社區的建立,除了能讓社區更安全,健康也能提昇,以往山區原住民意外事故高居不下的情況,會因為大家同心致力的改善而逐漸的降低。
阿里山安全社區工作主委/阿里山鄉代表 洋慶輝
==============================================
^TOP
「事故傷害防制」一直是政府重視的議題,這些年在大家的努力下,「事故傷害」死亡率有下降的趨勢(2001年每十萬人口死亡數為42.58,較2000年47.40減少4.82);顯示「事故傷害防制」工作已略見成效,但需要更進一步向下紮根,而向下紮根的工作需要與社區結合,並獲得社區居民一致行動才會有更好的成長,更安全的居住環境。
這幾年「阿里山安全社區」的推行、營造與設立,即是最基礎之安全文化深耕方式,透過WHO社區安全促進推廣中心的認證指標,使阿里山安全社區經過多方的支持、嚴密的監督和審慎的評估下順利的推行,尤其是社區委員與民眾在透過經驗交流及不斷學習中,為打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而共同努力的過程更讓人成長及堅定信心,相信「阿里山安全社區」能形成世界性的「安全社區網」,並不斷致力於安全文化的延續。
阿里山安全社區總召集人/嘉義縣政府縣長室副縣長
=============================================== ^TOP
阿里山擁有優美秀麗的山水風光及獨特豐富的人文景觀,具有發展成為國際級觀光勝地的潛力,但在國際人士日漸重視安全措施的趨勢下,如何協助阿里山成為更安全的觀光區,亦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
嘉義基督教醫院多年來一直關懷阿里山居民的健康醫療與社會服務,當獲知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想要在國內選擇社區推動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安全社區認證方案時,至表贊同並全力協助爭取阿里山能進入此方案,希望藉此幫助阿里山社區建立更安全的生活模式,降低意外事故。
本院為推動此任務,由院長特別助理林茂安、公衛室督導陳青芯、衛教師陳冠分、雙福基金會企劃專員呂怡慧及秘書黃靜儀成立專案推動小組,負責方案規劃、協調成立阿里山安全社區工作委員會及督導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皆由社區裡的居民、機構及民意代表們組成,主導安全社區的發展方向及工作議題。督導委員會則邀請嘉義地區政府官員、學者專家、企業人士、民間社團領袖等共同組成,整合資源協助支援工作委員會達成各項安全社區的目標。
經過兩年多的推動與整合,阿里山安全社區已逐漸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安全社區認證指標,期盼在所有委員及社區居民再接再厲的努力下,建設阿里山成為一個健康安全的模範社區。
陳誠仁
阿里山原住民社區之安全社區推動計劃主持人/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
=================================================
^TOP
安全社區(Safe Community)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積極推動的方案,其基本概念是凝聚社區共識,結合社區資源,成立社區跨領域的組織,推動能改善社區高危險群所面臨的意外事故之計劃,建構社區處理意外事故的機制。 阿里山安全社區已於2005年10月取得WHO安全社區推廣中心認証為第93個會員。
由社區居民、機構代表所組成的工作委員會是阿里山安全社區的最重要決策單位,其下分為觀光交通組、居家安全組、職業傷害組、校園安全組及傷亡統計組,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組長與組員們由摸索到一件件方案的實現,逐漸享受苦盡甘來的樂趣。在這期間,讓我最感動的是莊政安、莊清貴及陸台生等組長,全心投入,尤其是莊政安組長,雖然嚴重中風,躺在病床上或復建中,仍十分關心安全社區認証的進度,帶給大家很大的激勵。
阿里山安全社區成功地激發出社區居民的共識,並充份地結合政府、民間團體、學者專家及企業的資源,大家共同的心願就是建設阿里山成為美麗又安全的家園。
林茂安
阿里山原住社區之安全社區推動計劃協同主持人/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特助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