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敘事醫學

產房的那件傷心事

發布日期
2025/01/03
點閱
138

 產房的那件傷心事

ND 賴潔儀

 

    一般人眼中的產房是快樂、但充滿生育之苦的地方,準媽媽宮縮疼痛導致的呻吟、尖叫聲,伴隨著嬰兒出生的第一聲啼哭、母親喜極而泣的聲音,像極了含糖黑巧克力,苦甜苦甜的滋味,而這是產房的常態。然而,還有一些角落,卻是只有淚水充盈之處,那是因為胎死腹中而前來做手術的媽媽,和那些因故終止妊娠的母親,這些默默流淚的少數民族們,在新生的歡呼正承擔著生命中最不能承受之重的痛苦。

    那天的天氣和當天產房大多數護理師的心情一樣晦暗,一位瘦弱的媽媽在先生的攙扶下進入產房,她的眼神哀痛而堅定,表示:「我是來墮胎的。」比青少女墮胎手術幸運的是,她的身旁有呵護她的丈夫,為已經懷孕21週又4天的她,裝上胎心音監測器後,可以清楚地聽到強而有力的胎心音。在確認完她的墮胎意圖,主護已經無法保持醫療性的人際關係,紅著眼睛掀開簾幕走了出來,止不住的淚水在向已經成形的胎兒致意和告別。而在護理站的我,聽到消息的第一個反應是:「天啊,台灣現在的醫療水準兔唇是完全可以治療的啊,孩子的心跳顯示她的生命力和活下去的慾望,我們可以這樣剝奪他的生命嗎?」對正在產科實習的我,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當在協助這位終止妊娠的媽媽時,伴著汨汨流下的淚水,她輕聲地述說著自己的決定:「本來我婆家希望我打掉,但我不肯……,但是後來我聽說這個是會遺傳的……可是我沒有兔唇,我家人也沒有,我一想到如果現在生下她,她將來也會懷孕,也可能會生出有兔唇的孩子……她也會像我現在一樣……痛苦掙扎,我不希望她……,還是讓我來做這個壞人吧……。」媽媽的決定很艱難,但卻是按照她價值觀裡面對孩子最好的選擇,為此,她願意做個「壞人」,那準爸爸呢?緊握太太的手,沈重的表情,哀傷的面孔,已經說明了他內心的煎熬,和太太一起做出這個沈重決定外,還要面對瘦弱的妻子做手術的風險和痛苦,年輕的生命正一同面對人生的殘忍的抉擇和結果。他們對孩子的愛和我們醫學專業的認知一樣有著清晰的邏輯,只是表達愛的方式和不同價值觀的體系下,走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現在承受痛苦的是他們,將來承受罪咎感和一個個重健手術的折騰也是他們和他們的孩子。醫療照護者有著強烈短暫的心痛,但他們卻要承受這個選擇題一生之久的痛苦。媽媽以她愛孩子的動機出發點,曾經拒絕婆家的墮胎建議,但最終因孩子未來可能承受的痛苦,而被感同身受的憐憫而說服,做了墮胎的決定。只是這期間作為醫療照顧者的我們所提供的共享決策是否真正提供了全人的資訊,還是在複雜的決定中,只是一個影片和一張衛教單張?還是我們可以媒合更多資源給他們?這個我所解讀用強壯的胎心音來表達活下去慾望的胎兒,如果能夠真正表達,他會對我們說什麼呢?而我們會怎麼回答他呢?墮胎的決定是年輕夫婦做的,但擁有更多完整資訊的我們,在這個決定上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呢?……我還沒有答案,但記憶中咚、咚、咚的胎心音,至今仍伴隨這些問題迴盪在我心中。

更多相關故事-2025新書《陪伴:敘說生命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