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愛)的距離-HIV感染者正負相異伴侶病情揭露
LOVE(愛)的距離-HIV感染者正負相異伴侶病情揭露
感染管制室/楊依純個管師
Hao(化名)這次回診會有朋友陪同需進行伴侶諮詢服務,在正負相異伴侶因應原則,運用5W1H分析法快速掌握訊息,包括:交往處哪階段?是否知情?醫療提供哪些資訊?
「愛滋病」一詞有礙疾病特殊性,病情揭露受到極大限制,2021年台灣露德協會針對HIV感染者生活品質調查發現近22.3%病情揭露身分遭拒絕交往,凸顯汙名對親密關係的影響阻礙病情揭露原因之一。
※HIV感染者正負相異伴侶病情揭露原則:
- 環境安全性-舒適安全且隱密。
- 尊重隱私-確保隱私受到尊重,不得向他人透露病情。
- 自主告知-談論病情應尊重自主權,當事人有決定是否向他人告知。
- 病情揭露時機-建立互信關係基礎上,提升親密關係的維繫。
- 提供支持性資訊-伴侶篩檢與預防策略的重要性。
- 對病情揭露的利弊與限制-對未來的生活影響與因應。
Hao決定向對方表明生病事實,真心感受交往動機遭拒絕會尊重對方,再由醫療向伴侶說明疾病預防與專業知能。
2016年起,不論CD4數值高低,診斷後即治療,當時Hao也選擇
治療為預防(Treatment as Prevention),測不到病毒量=不具有傳染力( 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U=U)為目標。病情揭露非容易之事,為Hao病情揭露的勇氣喝采,接納自己疾病不躲藏罹病,正視疾病不成為伴侶間親密關係的絆腳,朋友清楚Hao病情穩定一位溫暖貼心倆人決定在一起!每位感染者處境非相同,病情揭露未做好準備,優先穩定自己病毒量,免受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12條及第15條約束力,您準備好了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