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腹膜透析智能加溫系統

發布日期
2025/08/08
點閱
43

腹膜透析智能加溫系統

     腹膜透析是末期腎衰竭病人常見的替代性治療方式之一,運用病人自身的腹膜作為半透膜,藉由滲透與擴散作用,達到移除體內多餘水分與代謝廢物的目的。治療前須先透過手術在病人腹腔內植入一條永久性導管。治療過程中,將腹膜透析液經由導管灌入腹腔,停留約4至6小時後,再將含有體內廢物的透析液引流出體外。透析液以雙聯袋系統包裝,換液流程包含四個步驟:1.連接:接上換液管組與身上導管連接2.引流:引流在體內4-6小時舊液3.注入:灌入新的透析液4.分離:分開管組,更換新的保護帽(圖1)。每次操作約需30分鐘,每日需進行4次換液作業。其優點為1.居家治療模式,每月回診一次,能彈性安排生活及工作2.保護殘餘腎功能3.沒有扎針的痛苦。缺點為感染腹膜炎的風險。

而在每次換液前為提升病人舒適度需進行透析液加溫以預防透析液注入時溫度過低導致寒顫現象。換液完成後須檢視引流出來透析液是否清澈以早期發現是否感染腹膜炎,因此病人在進行腹膜透析技術操作時,經常遭遇以下問題:

  1. 透析液加溫耗時、溫度不穩定

腹膜透析是一種居家透析方式,一天需進行四次換液,在進行換液步驟時,先引流出原先留置於腹腔內的透析液,此時常會有透析液溫度隨著室溫高低導致透析液溫度降低的問題,而灌入溫度較低的透析液進入人體,導致病人發生寒顫現象。

  1. 病人灌液量不準確

腹膜透析液其灌液容量因人而異,所以需要使用吊秤作為衡量工具。然而,洗腎病人多以老年人為主且以糖尿病為最大宗,常因老化或糖尿病造成病人視力不佳,如此可能造成灌液量不足或太多。

  1. 透析液混濁判讀不易

腹膜炎的判斷最重要就是辨識透析引流液是否清澈,因目前沒有客觀準確辨識工具,所以指導病人將透析引流出來透析液下方放置一張有圖案的紙,若看不到圖案或文字就是代表透析液混濁,建議就醫。

    因應臨床實務需求,本團隊研發「腹膜透析智能加溫系統」,整合人因工程設計、物聯網技術與深度學習演算法,協助病人於居家自主執行腹膜透析療程。

本系統具備以下三大功能模組:

1.恆溫加溫模組:可於15至20分鐘內將透析液加熱至並維持在人體理想溫度37℃,提

                升灌液舒適度。

2.電子秤重模組:於灌注過程中即時監控注入量,達標後由語音揚聲器模組提醒使用者關

               閉注液夾管,確保準確性與安全性。

3.AI視覺辨識模組:在將腹腔透析廢液引流到廢液袋後,透過鏡頭模組用於拍攝廢液袋

                  影像,並藉此影像於AI嵌入式系統模組分析廢液混濁程度,以輔助

                  病人判讀是否有腹膜炎等併發症徵象的風險。

     目前市場上尚無整合此三大功能之完整解決方案。透過本創新智慧裝置,將可大幅提升病人透析操作的安全性、便利性與即時風險判別能力,有助於減少醫療資源耗用並改善病人生活品質,為廣大腹膜透析病友帶來實質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