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出去曬太陽
阿嬤96歲了因疾病問題長期臥床,而照顧的外籍看護工也因移位困難、麻煩從沒想過讓阿嬤離開床。經過我們不斷的教導與衛教後,阿嬤終於能坐在院子裡享受溫暖的陽光,以往與阿嬤交談時他總是緊閉雙眼,但今天他睜開眼睛看我了!我們常常想盡辦法減少自己曬太陽的機會,但對於長期臥床的病人而言能出去曬太陽卻是一件幸福的事。每次的家訪總是在忙碌中結束,今天托阿嬤的福,我們能停下腳步,享受這藍天白雲的風景,頓時所有的疲憊都得到紓解。
齡長者常有睡眠中斷或失眠的困擾,日夜週期紊亂,因此適度陽光照射,可以改善睡眠品質並且提升活動力、心情愉快及增進骨骼健康。最佳曬太陽的時間為清晨6點到9點;傍晚4點到5點。建議可以每天30分鐘讓長輩進行戶外活動。
從老年醫學來看,年長者最容易發生的精神問題「3D」:失智症(Dementia)、瞻妄(Delirium),以及憂鬱症(Depression),其中憂鬱症是較難察覺的心理疾病。原因是銀髮憂鬱的症狀和老化及初期失智很像,因此常被忽略或誤解而延誤治療。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非藥物治療」都是可以介入的方式,例如增加定向感(人時地物)、鼓勵與陪伴參與社交活動或運動、引導情緒與避免孤立、藉由增加日照頻率、白天不躺床以養成穩定的日間節律。光照本身就是一種治療,能促成情緒和神經傳導物質(如腦內啡、血清素、褪黑激素)的平衡,當然也有一說是藉由補充維生素
D以提高體力、緩和疲勞或缺乏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