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用心幫助病人 黃惠鑛醫師回鄉義診傳愛

發布日期
2023/09/15
點閱
1937

用心幫助病人 黃惠鑛醫師回鄉義診傳愛
    嘉義基督教醫院骨科部手外科主任黃惠鑛醫師,去年回嘉義縣水上鄉義診,治療酸痛對症下藥讓鄉親們奔相告知,黃惠鑛卻告訴鄉親,來看義診就好,到醫院掛他的診要等很久還要掛號費。
    黃惠鑛嘉義高中畢業後,考上台北醫學院(現台北醫學大學),爾後在台北榮民總醫院經嚴格的訊練當上骨科主治醫師,原想在台北榮總繼續發展,但想著在嘉義的父母年歲漸老,101 年毅然返回故鄉服務,專注在手外科上,將先進的手外科手術和顯微手術帶回嘉義,造福無數患者。黃惠鑛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10 幾年前回嘉義工作時,就想著到社區義診關心長輩,但是他的恩師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曾對他說,當你時間很充裕時去做義診是一種施捨,如果忙得一塌糊塗卻能再撥時間幫鄉親,這才是真正的有心幫助別人,也就是”義診”的真諦。
    黃惠鑛強調,人老了身體就會退化,酸痛難免,他的觀念是能用不開刀的方法解決病痛就不需要開刀;有問題的要提早預防或治療當然需要,但有時候不要一直執意去懷疑自己有問題而去做一大堆的檢查,心理健康身體就會更健康。義診1 年來已累積上千名患者,甚至遠從台北、高雄、台東來的;黃惠鑛說,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名越南外籍移工,因為怕到醫院會因不孰悉而不方便,在這裡不僅就近很多,而且能用英文跟黃醫師對話聊天都很方便,所以每次來都會帶她自己種的茄子、青菜給大家,還有一名他曾開過刀的病人,特別從民雄跑到水上看義診,並不是身體傷痛,只為要送來親手作的餐食。
    黃惠鑛喜歡與患者聊天,聊生活作息、工作情況,他說,如此就能知道身體酸痛的由來,這樣可以做到最好的醫療照護;同樣的,義診時他也愛聊天,護理人員和義診的夥伴會時不時提醒後面還有很多人在等待。其實西醫也和中醫一樣需要對患者「望、聞、問、切」。身高186 公分的黃惠鑛,年輕時是大學排球隊的隊長,打籃球時還能灌籃,他常對義診患者說,他身體也會酸痛,也要打針吃藥、戴護腰,「呷老就愛認老」。如果筋骨酸痛問題,可以需要時來義診看就行了,如果真的痛得受不了,或是其他的身體問題,就必須得到附近診所、醫院看診,這樣才能大家身體都健健康康。
〈文章出自中央通訊社報導,全文請掃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