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何處是我家?

發布日期
2023/12/11
點閱
215

                                                                                              何處是我家                        

163, 76, 209, 5974, 26」在你看來,這些數字之間似乎沒啥關聯,但它們卻與朵拉有著深深的連結!過去她遊走在這些門牌號碼中尋找「何處是我家?」

    朵拉成長在一個大家庭裡。祖母中年喪偶,使得她與四位子女的關係格外地緊密。直至祖母去世,身為長子的朵爸才與弟弟正式分家。如同多數南部的家庭,每年我們在重大的節日拜神祭祖,當遇到人生重大決定前,到香火鼎盛的廟宇去拜拜、求籤。朵拉當年的婚事就是在朵爸的要求下,向城隍爺求聖杯訂下的。婚後,移居美國,孤身在海外生活,先生是個經常不在家的工作狂。聚少離多、男尊女卑、孤立無援的生活幾乎淹沒了朵拉。美國夢碎,迫切地想要轉變。經朋友的介紹認識了日本密宗佛教。認真修行,參與奉仕服務,期盼能種福田、除業障,過上幸福的日子。無奈一年一年過去,卻越修行越苦。

上帝是慈愛的神,是無所不能的神,因為「…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馬可福音10:27)。

    被生活壓到幾乎喘不過氣的朵拉,某日開口禱告呼求:「耶穌!我雖然不太認識祢,但求祢幫助我。過去我遵行教法,修行、事奉,積德、消業障,不僅沒能改善失衡的婚姻,還越修行越苦。我撐不住了。耶穌!如果祢真的存在,求祢幫助我…」

    在同事的陪伴下,朵拉到當地的華人教會參加聚會,學習基督的信仰,一年後接受洗禮。受洗後不久,結束了12年的旅美生活返台定居,本以為重新和先生一起生活,是修復關係的開始,殊不知才受洗沒多久,仍是屬靈小北鼻,根本承受不住隱藏的事物浮上檯面的衝擊,隨之而來的是健康亮起紅燈,最終在分居靜養半年後,與先生分道揚鑣。

    回顧過往生活,靠著小聰明、好強、不服輸,磕磕絆絆地走過生命中的挑戰。然而成長的傷,表面看似無物,但就像是痼疾,往往隱隱作痛。不是所有的痛,時間久了就會痊癒;不是所有的記憶,時間過去了就會遺忘;不是長大了,就會更堅強,不再受傷害…。

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後書 12:9)

至於『何處是我家?』

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翰福音 14:2-3)

    天父已為我預備地方,我何必苦苦的在地上找暫時的家呢?

    於是朵拉不再遊走於數字中找家,因為她知道在天父那兒有個永恆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