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十七年前大學剛畢業,失智症這個名詞還不普及的時期,同工小江談起他家裡的阿媽,他說…
跑到警局報案、到街上找阿媽,是高中時期記憶裡常有的事。
回想起數年前某一個的冬日,台北下起久違的雨,大家依舊心急如焚的外出去找阿嬤;晚上六點正是下班的時刻,街上車水馬龍,大家都趕著回家,從車陣中,看見一個手扶著邊坡踽踽而行的老婆婆,卻沒有一輛車願意放慢速度!
阿嬤滿身濕淋淋的,寒風在刺骨中無情的吹動著,小江說:「阿嬤你要去哪裡?」她抬起頭來看著小江,露出孩子般天真無邪的笑容,啜泣著說「我…我…不…知道…」,滿是水珠的臉分不出是雨水還是淚水,讓小江久久不能自已,伸出手摟著她:「好!好!別哭,沒關係,沒關係了,我們回家去…」
當時年幼無知的我不明白阿嬤身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只安慰了同工幾句;但隨著這幾年對失智症認知的增長,才漸漸了解阿嬤、小江及其家人心中的苦。
依據阿茲海默症及其他失智症全球盛行率報告重點摘要,據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2430萬失智症患者,每年新增460萬個案,相當於每七秒鐘有一位新增個案,而且每二十年失智人口倍增,到2020年時,全世界將有4230萬失智症患者,2040年時將有8110萬名患者。在2001年,全球60%的失智患者分佈在開發中國家,2040年將增加為71%,估計開發中國家的失智人口約為已開發國家之三至四倍。2001~2040年,開發中國家失智人口將增加一倍,而在中國和印度則增加三倍。另外,台灣失智症協會發表最新失智症盛行率推估數據指出,民國145年時,台灣社區失智人口將超過62萬人,屆時每100位青壯年人必須照顧75位老人。
由於近年患有失智症的人口數量急速增加,使照顧失智老人這項工作,不但需要更多人力,更加需要照護體系的扶持及協助,來提升照顧失智老人的生活品質,滿足失智老人之多元照顧及服務需求。
財團法人嘉義市私立保康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附設嘉義市私立保康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長期照護型),特別設立失智症專區於一樓,採單人房規劃共計18個房間,可提供18位失智症長者居住服務。
保康失智症專區以歐日針對失智症推動的「單元照顧(Unit Care)」理念,為長者預備「生活的環境」。每單元為6及12位,分兩區各自型成「團體家屋」,透過為失智症規劃的精緻空間及服務,使長者得以在類似居家的環境中,與照顧者以及團體家屋中的成員們共同生活,相互扶持。使家屬所託付的長者心理得到尊重,生活得到良好的照料,讓家人得以安心,照顧工作者更能專注呵護每個長者。而保康失智專區四大特色如下:
1.團體家屋的照顧模式
2.整合性的照護:整合醫療、護理、心理、衛教、復健、社工及職能治療之跨領域醫療團隊,呵護失智的長者。
3.中島廚房的生活型態:團體家屋中的長者,可一同協助簡單的排盤、料理及用餐,增進共同生活自然互動。
4.專屬療癒花園:特別為失智症長者規劃的療癒花園,鼓勵長者參與園藝,讓長者在親自投入園藝植栽的過程中,得到復健的效果。且國內外研皆發現,園藝可鼓勵失智長者參與活動,降低無意義活動狀況,接觸植物的同時,也能放鬆心情、舒緩壓力、放鬆肌肉,增加生活適應。
想要有更多的了解及參觀嗎?保康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即日起預約參觀,參訪時間:
週一至五(早上09:00-下午17:00)
週六(早上09:00-中午12:00)
週日(採預約制)
電話:05-2718003
地址:嘉義市保順路121號
歡迎您的參觀及入住預約,保康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