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中喚醒術」 叫醒手術中的病患來對話? 醒著開腦 保留說話功能
27 歲的戴姓男子,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及交往中的女友。事業感情兩得意的他,一次出差與朋友通話時,突然發生急性失語症,不但聽不懂朋友說的話、自己也說不出話,甚至出現癲癇的全身抽慉現象,這個現象嚇壞了同行的學長。緊急送至本院,經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一顆原發性腦瘤長在患者左腦掌管語言的區域,神經外科醫師方文貴為患者施以「手術中喚醒術」的方法,開腦手術同時與患者交談,成功切除腦瘤。術後患者恢復良好,讓同在本院擔任志工的母親大表感激,及對於醫療團隊跨科別溝通合作的肯定。
「手術中喚醒術」多運用於腦部重要功能區的手術,以導航系統與神經阻斷器進行手術。手術前,以導航系統精準定位腦部腫瘤的位置。手術過程中,停用麻醉藥並將麻醉中的患者喚醒,在有經驗的醫師判斷下,運用神經阻斷器的微量電流在腦部重要的功能區域反覆測試,並與被叫醒的患者交談、互動,辨識其確切功能區域,期在不損及重要功能的情形下將腫瘤切除乾淨。
神經外科醫師方文貴解釋,因患者的腦瘤長在大腦左側語言功能區,為了讓手術將腫瘤切除乾淨,同時又不傷及患者語言功能,因此決定施以「手術中喚醒術」來替患者開刀。也就是說手術中,將麻醉中的患者叫醒,在腦部腫瘤切除的過程中,讓患者保持清醒,並聽從醫護人員的話語做出辨識數字、圖像的正確反應。當然在每個切除組織的動作前,手術醫師會一再用神經阻斷器來暫時阻斷該部位的神經功能來測試。如患者無法聽懂言語及流暢表達辨識,即表示該部位為語言功能區,千萬不可傷到,否則術後將可能發生失語的情形;反之則表示切除的範圍是安全的。待腫瘤切除結束後,再讓病人回復到麻醉狀態下,並進行關閉頭顱及傷口縫合。
為了建立起醫病間的信任,術前本院以神經外科醫師方文貴為主,結合麻醉醫師、語言治療師及外科專科護理師組成手術醫護團隊,並進行術前說明與溝通。反覆說明手術過程中病患被喚醒後會發生什麼狀況、需要病患配合的事宜、提醒注意事項…等,確認病患及家屬詳細了解手術過程及取得同意後才施以「手術中喚醒術」為病患開刀。
戴姓男子表示,「一開始聽到醫師說手術中會把我叫醒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對於自己接受“與眾不同"的手術時,也感到擔心和猶豫。但醫護團隊反覆說明手術的流程、喚醒後會發生的情況及需要配合的地方,讓他的信心逐漸增加。他回憶手術過程,「手術中聽到醫師叫我,感覺好像作夢!」記得被護士叫醒後和他說話,並要他辨識手中的圖片,依著護士的指示,他以手勢分辨,幾次後便又睡去。神經外科醫師方文貴表示,要施以「手術中喚醒術」的先決條件,除了完整的專業醫療團隊,包含有專業的手術醫師、麻醉醫師、語言治療師、外科專科護理師及精密的手術儀器外,最重要的是病患對醫療團隊的信任感。
在本院擔任志工已十年的戴姓男子母親表示,當初得知小兒子的病狀時,曾經到處打聽何處有名醫。但在友人的建議及自己本身就是嘉基的志工,醫療品質自己親眼見證,加上醫療團隊術前不厭其煩的詳細解說手術過程及術中的狀況,讓她放心不少。術後看到小兒子恢復狀況良好,除了感謝醫療團隊外,更肯定嘉基醫療團隊的努力與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