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簡單程序 手術安全更上層樓

發布日期
2011/02/17
點閱
194

民國91年底,醫界發生兩件重大的醫療疏失事件,這一年喚醒了台灣各界對病人安全的重視,隔年2月衛生署成立病人安全委員會,同年11月全國衛生醫療政策會議中提出病人安全宣言『醫療的首要前題為病人安全,醫界會透過學習及監視機制,減少醫療錯誤的發生,提供全國民眾安全的就醫環境。』並訂立病人安全十大行動綱領:
1.全面設置病人安全專責單位及人員
2.建構以學習和改善為目的之醫療錯誤通報系統
3.研發病人安全指標及指引
4.重視病人權益的文化,加強醫病溝通
5.推廣病人就醫權益之指引
6.加強醫事人員的病人安全教育與研究
7.建構病人安全資訊體系
8.建構用藥安全機制
9.加強院內感染管控措施
10.強化醫療程序與設施安全

自民國93年迄今,病人安全年度目標由5項增加至9項,並採積極正向的敘述方式來表達對病人安全之訴求,其中「提升手術安全」為重要的目標之ㄧ。「提升手術安全」的具體建議作為包括:落實手術辨識流程、落實手術安全查核項目、提升麻醉照護功能確保手術安全、落實手術儀器設備檢測作業、建立適當機制檢討不必要之手術等五項。

本院自民國93年起配合衛生署積極參與病人安全促進活動,具體做法如下:
【手術前】
1.手術醫師會在手術部位上標記將進行的手術部位。
2.需麻醉病人,手術前需至麻醉諮詢門診評估

【等候區】
護理人員會進行核對:
※病人身分姓名、病歷號、出生年月日
※請病人或家屬於人形圖上畫出手術部位
※與病人共同核對手術方式及部位

【進入手術房前】
手術房間負責護士會再次詢問
※病人身分姓名、病歷號、出生年月日
※確認已於人形圖上畫出手術部位

【手術麻醉前】
確認病人資料:
※病人身分手術部位、手術名稱、手術、麻醉同意書及說明書
※部位標記、藥物過敏
※發生困難插管或吸入性肺炎的危險
※血氧飽和濃度儀是否已安裝且功能正常
※術中失血大於500ml的危險 (在兒童為每公斤體重大於7ml)

【手術開始前】
主刀醫師、手術室護士、麻醉護士共同確認:
※病人姓名、手術部位、手術術式
※手術醫師評估:確認有無急迫或非計畫的手術步驟、手術時間、預估的出血量
※麻醉團隊評估:針對此病人有哪些特定注意事項
※護理人員評估:確認無菌區內物品滅菌完成、器械無異常
※劃刀前60分鐘內是否有給予預防性抗生素
※是否有呈現必要的影像檢查

【手術結束時】
主刀醫師、手術室護士、麻醉護士最後確認:
※手術名稱是否記錄
※檢體是否正確標示
※所用的器械,紗布和針頭的數量正確
※外科醫師,麻醉醫師與護理人員評估病患恢復期的注意事項以及處置

根據醫策會2006年至2010年6月有關手術室異常事件通報件數共1,366件,其中,術前準備佔50%、手術過程則佔26%,而這兩階段所產生的異常事件是可透過,手術前幾個簡單的程序,即可降低手術異常的發生。本院手術團隊秉持院內宗旨本著耶穌基督愛人如己的心,不論手術前後均留意每個細節,積極且落實推動手術安全,為病人安全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