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災民準備度過震後第一個冬天~
今年的四月份,青海玉樹發生規模7.1的大地震,創下有史以來損傷最慘重的紀錄。半年後的今天,青海玉樹將進入大地震後的第一個冬天,本院派出「青海玉樹義診隊」,在關懷中心主任卓志錠牧師及骨科趙麟宇醫師的領隊下,飛到海拔將近四千公尺高的青海玉樹,完成為期一週的跨海義診任務,撒下台灣醫療義診愛的種子,帶回的不只是滿滿的感動還有一個全新的自己。
負責此次醫療義診領隊的是關懷中心主任卓志錠牧師及骨科醫師趙麟宇,隨行的成員包含急診醫師蔡燿州、唐家沅、護理師陳冠分、林秀婷、吳玥錡、長青園周明煌等8人。為期一週的任務中,義診隊和當地持續進行災民關懷與探訪工作的20幾位志願者發揮充分的默契,分組為災民進行醫療診治及衛教宣導。
在青海玉樹的災區裡,本院義診隊克服高山症及氣溫酷寒的難題,每天以一名醫師及護理師與探訪志工配搭,白天的時間,隨探訪隊進入災區,在沒有地址、只有帳篷林立的地方巡迴義診。晚上進行開會及衛生教育課程,教導當地志工如何從生活周遭建立衛生教育的觀念,並在義診隊離開後,還能夠持續在災區進行宣導與執行。
為了讓義診隊盡快熟悉當地的狀況,關懷中心主任卓志錠牧師比團隊提早兩天抵達青海省會西寧,與當地的志工會合與溝通,了解工作型態、氣候、藥品設備需求、文件處理等前置作業。卓牧師表示,回應 神的呼召,此次嘉基義診隊與大陸志工因愛相遇並合作,與以往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少了語言隔閡,與當地居民間的信任迅速建立起來。
擁有多次海外醫療領隊經驗的趙麟宇醫師,曾經去過菲律賓、緬甸…等地義診,他表示,義診隊抵達目的地第一天,第一件最重要作的事情,就是為這群來自大陸各省的志工看病。當初他們深入災區關懷服事時,憑藉著滿腔的熱情與使命感挺進,歷經了半年的時間,他們壓抑了當時各種身體的不適,例如焦慮、暈眩、腸胃不適等,甚至他們將關懷災民視為自己的任務,而不願向夥伴透漏身體不適的訊息。
骨科趙麟宇醫師分享,在義診的過程當中,他們最常處理的就是四月份大地震後,許多災民被倒塌的建築壓斷了骨頭,緊急送往省會西寧進行外固定後,從此就沒有再回診過。在當地並沒有可拍攝X光片的設備,因此較難判定骨折的地方骨頭是否生長完整、外固定的支架是否可移除。
急診蔡燿州醫師也說,基於保護病人與醫師的前提,避免病菌在當地蔓延,因此進行洗手觀念宣導,但卻遭遇許多難題,包含:衛生觀念極差、水電的供應非常不穩定、氣溫太低…等,因此牙科、腸胃科的問題相當普遍,後來輔以「乾洗手」來克服當地災民不願洗手的困難。
社區護理室護理師陳冠分說,感謝院方成全了這一群「任性」孩子,因為院方的支持,讓他們能在青海玉樹這個畫外之地洗滌心靈並再成長。出發前,為了給成員們最大的支持與祝福,院方特地於全院員工聚會時舉辦行前祝禱,由院長陳誠仁親自授旗,他說,這次派出去的義診隊是有史以來讓他最擔心的一次,因為青海玉樹的地理環境特殊,義診隊成員在克服高山症後,還要面對零下2度C的低溫考驗。這一切,都在 神的看顧保守之下,讓每位成員不但平安歸來,在心靈上都有更深一層的成長,更有人因此做了決志禱告,讓他為成員們的勇氣深深的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