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癌症治療不孤單

發布日期
2010/12/17
點閱
168

『門診這裡有位新病人,請過來一下。』,一進門聽到醫師很仔細、耐心的解釋病理報告及後續治療處置,但病人趙小姐的眼神似乎不是對焦在他的臉上。醫師解釋完後介紹我給趙小姐:『這位是專門負責乳癌病人的陳小姐,日後有相關的問題都可以找他協助…』。我將茫然的趙小姐帶離診間,走進會談室,她整個人跌坐在沙發上,淚水潰堤而出,激動的說著:『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會是我?我平常很注意飲食,也有在運動,為什麼是我?我的小孩還很小啊!為什麼…』。

  靜待時間的流逝,陪伴、傾聽她對罹病的否認與憤怒,『我根本不知道醫師說了什麼,不敢相信自己得了乳癌,腦袋是一片空白,只看到醫師的嘴巴張張合合…』。待她情緒逐漸平穩下來,我遞上名片、自我介紹,並重複醫師在診間所解釋的病理報告、術前檢查、住院開刀時間及術後注意事項,陪著她抽血、照X光、申請重大傷病證明、腹部超音波及骨頭掃描、麻醉諮詢門診…等等。而我,一位個案管理師參與了每位乳癌病人在診斷初期最徬徨、無助的過程,沉重的心裡總是想著,在未來的治療路上,如何陪伴她走過。

  行政院衛生署2009年統計,國人全年共有七萬多人罹患癌症,隨著罹癌人數的增加,某些癌症的療程複雜且可能漫長至數年,不僅造成病人身心的衝擊,甚至影響整個家庭,因此大部分人在聽到自己罹患癌症時總是焦慮、無助。過去在癌症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等過程中,病人總是獨自面對不同階段的治療,對於未來冰冷的治療環境與複雜過程,許多人就像趙小姐一樣無法思考醫師的建議,不知所措甚至想要放棄,因此而延誤或中斷治療。

  一般臨床護理人員也只能在某個階段片段參與,病人往往需要自己去面對,如果在過程中有專業人員的陪伴,協助病人與專業人員間溝通並隨時接受諮詢,相信他們能更平順、勇敢的走完治療療程,而癌症個案管理師就是在這樣的需要下孕育而生。

  本院於民國94年8月起分別設置了乳癌、口腔癌、肝癌、肺癌、大直腸癌、子宮頸癌個案管理師,依癌症別做疾病的個案管理,包含為病友在治療過程中進行穿針引線的整合性照護,五年來服務了近4,000位病患。從診斷初期、治療甚至到末期照護階段,個案管理師是臨床護理專家,熟悉癌症治療過程,協助與各專科緊密聯繫,參與團隊診療共識討論並安排或協調病人治療過程的流暢性。因此在診斷初期就開始提供深入且完整的跨專業整體性、協調性、持續性的照護,並持續追蹤及監測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是否遵照治療路徑,如中斷治療,需了解病人的情況及原因,於團隊會議中檢討分析。

  『怎麼辦?怎麼會是我呢?之後我的生活該如何過下去呀!我是家裡的經濟來源,我沒有去工作,家裡的開銷怎麼辦?我現在又沒怎樣,一定要開刀嗎?開刀是怎麼開?開完我會不會變的很虛弱?什麼是化療?什麼是電療?』。這些問題病人以往需要來回各診間聽取不同醫師建議,近幾年來由於癌症治療的日新月異與多元化,在國民健康局所推動的癌症品質診療提升計畫中,更重視多專科整合團隊對病人治療品質上的幫助。因此透過各領域的專家,如內外科、血液腫瘤、放射腫瘤、復健、影像醫學科、病理科醫師與營養師、復健師、社工師、護理師、個案管理師與安寧共同照護護理師等結合組成多專科整合團隊,依病人狀況共同討論出治療共識,而個案管理師在當中扮演了溝通、協調聯繫、諮詢、監測等重要角色,讓團隊每一位專家能發揮所長,並了解彼此間計畫與合作關係。

  每一位癌症病人及家屬都面臨生命中重大的衝擊,個案管理師是病人與家屬在治療過程中重要的夥伴,尤其在診斷初期作為病人及家屬與醫療體系中每個環節做『穿針引線』的服務及溝通,勸導拒絕治療的病人再返診接受治療,教導病人學習自我照護,協助經濟困難的病人尋找院內外的社會資源等等。個案管理師與病人的夥伴關係,可以協助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更加順利的完成療程並監測品質。因此病人可以透過個案管理師獲得更為整合性的醫療資源,讓病人及家屬有人可以商量、有地方可以諮詢、關心,量身訂做一個屬於自己的診療計畫,而個案管理師的陪伴、用心傾聽、專業照顧、無間隙的整合專業團隊,最終能讓病人及家屬能獲得最適切的照顧,在治療路上不孤單,是每一位個案管理師共同的負擔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