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召喚

發布日期
2010/12/17
點閱
165

本院創院院長戴德森醫師年老的時候,得了失智症。對於時地人事物常常搞不清楚,有時晚上會跑出去,造成家人的困擾。

  有一天晚上,他又打開了門,跑到外面去。家人遍找不著,很緊張。後來終於在花園的一角找到他了。家人又急又氣地問他為什麼跑出來,他說,因為他聽到有人在外面叫他,要他去看病,他就抓了藥箱,出診去了。

而這些話,是用台語說的。

這是他年輕時最熟悉的場景與反應。也是他忘不掉的記憶。

  這位年輕時從美國來台的「阿豆仔」,廿五年埋在嘉義這塊土地上,奉獻他最精采的人生;對他來說,在記憶的最深處,是他所愛的人的召喚,還有對召喚義無反顧的回應。

那個對召喚的回應,在許多年之後,依然讓我熱淚盈框。
  是什麼樣的動力,會叫人甘願離鄉背井,埋在一塊本來是窮鄉僻壤的地土?又是什麼樣的愛與感動,會讓人在記憶一點一滴消失的時候,依然義無反顧的對召喚回應?

  這樣的精神,造就了嘉基不可磨滅的核心。即使在回應任何一個環境變遷挑戰,或是提高專業服務的努力時,都不能妥協。
那是什麼呢?

  什麼是讓我們在工作中可以燃起熱情的原因?什麼會讓我們的工作不只有暫時的記憶,更是深刻在所有記憶的最深層;不只是現今的滿足,更能滿足一生之久?

  戴醫師在他的一篇報告中寫著:「在我內心深處有一個強烈的渴望,一個清楚且遠超越一切的召喚,就是『服事主!』我要到中國宣教,我已看到東方人民靈魂上的強烈需要,我已得到基督教的救贖,我也願意把這救主的信息,帶給我中國的朋友,但願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一如我得到完全的滿足一樣。」這是他的秘訣。一個可以超越廿五年離鄉背井的相思;超越物質環境的刻苦;超越疾病侵蝕記憶的煎熬,而仍深深不忘的熱情。

  如果有一天,我的記憶漸漸消失,不知道是什麼會繼續陪伴著我最後的心跳,為這一生雀躍?

戴醫師找到他的答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