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跳脫傳統 開啟醫學熱忱 閃耀專業光芒

發布日期
2010/10/18
點閱
178

一、跳出既有思維邏輯
  醫院傳統的實習醫學生教學規劃,大多無暇思考如何跳脫臨床的範圍,為了各自方便起見,執行固定的教育樣態,許多來自大都會地區的實習醫學生來到嘉基,除了依慣例跟診和一般診療行為的觀察外,其餘時間就當作是來渡假之旅一樣。但結束實習後,拖著蹣跚的步伐回到學校,準備好面對充滿挑戰的未來,但這段短暫的充電期間卻無法讓學員有效地重新認識醫療、檢視自己,更遑論激起對醫療的熱情與憧憬。

  從歷史縱切面深入理解近代醫學史,台灣科學醫學的啟蒙有絕大部分因素是源自於西方傳教士,透過醫療傳道方式輸入醫學的科學觀念,本院的發展更不外乎如此。自戴德森院長創院以來,偏遠地區的醫療照顧事工一直倍受重視,為延續這份關愛的力量,不斷積極投入國內社區、山地健康照護及國際醫療事務,讓缺乏照顧的弱勢族群獲得健康平等的機會。台灣醫學專業不斷更新、進步,本院肩負回饋國際社會、實踐醫療關懷的使命,讓這份愛流向海外,提供國際醫療援助。

  近來,教學部試著透過實習醫學生的教育養成,推廣有別於以往的醫療教學模式,讓實習醫學生深入瞭解以家庭及社區為主幹的醫療系統,深入偏遠、走上國際,啟發醫學生對社會變遷的敏感度並培養其行動力。透過實踐來開啟醫學人的醫療熱情,認識醫療的人本價值,提供多向度的環境教育幫助這群醫學新血走出既有思維邏輯,找到自我的能動性,看見一位醫者的直正價值,將來善用醫學專業予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二、幫實習醫學生開創社會實踐的三大特色
  為讓來院受訓的實習醫學生耳目一新,每位實習醫學生將會接受更具廣度的醫學洗禮。從社區健康診斷能力養成細膩的觀察力,從敘事醫學的角度描繪偏遠地區的民眾故事及公共衛生現象,從社會科學的角度理解社區健康的政治經濟問題,培養反思與問題解決之能力,帶動學員學習為健康不平等之問題提出反省與建言。

  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計畫,首度以偏遠與國際醫療為基礎,培養實習醫學生「參與觀察」的能力,透過醫療實踐、深度訪問及同行小組成員討論回饋,暫時抽離純醫學的學識領域,從各種角度充實知能、增進實務經驗,親自搜集與資料呈現的過程中,體驗醫療社會實踐的可能性與重要性,讓學員主動學習並自我增能。這是實習醫學生教學訓練計畫的全新試驗,更是開創本院教學特色的起點,總體來說,將具備三大核心能力與特質作為教育目標:
1、實踐醫療關懷,深入偏遠地區認識社會文化與醫療的關係。
2、培養醫學人文視野,從社區、國際醫療中學習問題的反思與解決能力。
3、廣泛學知能力的醫學專業素養,讓敘事醫學能力轉化為醫療人本關懷的行動力。

  教學部近期為實習醫學生教育訓練內容找特色,同時延伸出所謂的「成長向度」,預計要使每位來到本院學習的學員都能滿載而歸,而不是空手而回,位處相對屬於鄉間地區的嘉義,我們願為台灣醫學教育的未來開創出不一樣的可能性,也願為這些學員爭取更多的資源,冀望在每位醫師的心中,醫療工作仍是一份志業。

  「成長向度」兼顧到專業學習和社會關懷,包括了「多元文化學習向度」、「社會觀察力學習向度」、「敘事醫學學習向度」及「社區醫學調查與實作能力學習向度」,讓學員從疾病的社會觀、文化觀理解患者的社會知覺,主動且細微的觀察生活環境與生活型態與其健康的關係,並且把這些生命經驗書寫成為故事,更以尊重的閱讀態度理解患者,建立的良好醫病關係,運用醫學專業知識進行社區健康調查,增進社區健康診斷及致病因素判斷的實作能力。

三、整個社會就是我的教室、我的舞台
  整個教學訓練計畫就為了要告訴實習醫學生一件事:你的教室不僅是在學校、醫院,而更應該是整個社會。更確切的說,社區就是醫學生實踐醫學的田野與幫助民眾找回健康的診間,要走出本位主義避免在白色巨塔裡故步自封。教學部積極而努力的為每位學員找尋合適的學習場域,包括下列幾個重要的實習據點及其學習內涵:

地點一《嘉義市西區衛生所》
學習內涵:走入地區衛生所認識社區的定義與範圍,了解社區醫療群與基層衛生單位之組織運作功能,從社區醫療群之社群連結關係,觀察社區公衛群事務推動的重要性。

地點二《長青園與再耕園》
學習內涵:認識老人照護機構及身心障礙者輔導機構之發展與醫療服務網之連結網絡,學習U-CARE案的開發歷程與成效,了解完整的醫療保健服務及社區領導能力之重要性。

地點三《阿蓮鄉衛生所社區醫療》
學習內涵:探索「太極之鄉」與社區健康營造之關係,健康營造與社會網絡及資源之應用,並以汪忠川醫師為典範,學習如何讓學術研究成為推動社區衛生政策的助力。

地點四《阿里山南三社區健康營造》
學習內涵:深入偏遠社區了解災後社會功能及制度重建之工作,以及社區健康問題診斷、管理方法與預防保健推廣政策,透過敘事醫學學習以故事方式書寫觀察筆記。

地點五《菲律賓國際醫療援助》
學習內涵:引導學員針對國情及健康現況進行初步調查,培養健康資料搜集能力,認識異文化風情並辨識生活型態與健康問題之關聯性,透過田野觀察筆記及影像記錄,以敘事方式鋪排呈現。

  我們深信,台灣的醫學生在臨床的教育上,無論是師資與資源都不至於太過匱乏,我們較欠缺的是醫療的社會責任之認知,無論醫學生是以什麼態度選擇醫學這條路,但身為教育者,這群實習醫學生來到嘉基,我們更應該在這樣機會中開發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提醒這群未來的醫師醫療市場化的趨勢對醫療本質的傷害,但良好的發揮與應用,醫學確實是一套可以直接助人的知識系統,深入用心引導這群醫學界新血,認識醫學之於社會的重要性。在現代醫療體系中,本院教學部的實習醫學生教學規劃,更要讓每位學員懂得自我成長、反思醫學的價值,以及探尋與激勵自己得以不斷熱忱行醫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