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斗南鎮39歲盧太太婚後八年不孕,期間曾遍訪中西名醫,一度還被判定不孕是因卵巢、輸卵管壞死,需接受試管嬰兒治療才能生育。盧太太至嘉義基督教醫院經婦產科主任張帆檢查後發現,其不孕原因是提早排卵所引起。僅用「一盒避孕藥」調整盧太太排卵週期且無施打排卵針,隔月盧太太就自然受孕。目前臨床案例數顯示,僅用「一盒避孕藥」就達成調整排卵同步且直接受孕成功的治療實例屬實罕見。
為什麼一盒避孕藥就能讓患者自然受孕呢?在目前不孕症治療中,「避孕藥」的低劑量荷爾蒙已被作為試管嬰兒或人工受孕的前導治療。先調整患者排卵週期,再施打大量排卵針以取得多一些卵子增加患者人工受孕的機會。張帆主任表示,其實患者經「避孕藥」調整排卵週期後,排卵系統與子宮內膜已經是「同步化、零時差」了,患者自然受孕就非難事,亦能讓患者流產率降低。
張帆主任解釋,所謂的排卵系統與子宮內膜「同步化、零時差」,是指婦女的腦下垂體向卵巢下達排卵指令時,子宮內膜也會在同時間開始為受精卵著床作增厚準備,排卵與子宮作準備這兩者需同步、零時差才能順利受孕。「提早排卵」的婦女通常是難以成功懷孕或流產率高的原因,簡單來說,人體子宮就像房子,卵子就像房客,當房子(子宮)尚未蓋好,房客(受精卵﹞卻提早來(提早排卵),此時是很難讓房客住下來或住得久。
運用「避孕藥」低劑量的女性荷爾蒙、黃體素來抑制腦下垂體的排卵訊號,作一個假訊號〝騙〞身體說 :「我已經有荷爾蒙了,不用再給我了。」如此一來身體的排卵訊號就下不來而達成抑制提早排卵的目的,讓盧太太吃完避孕藥的隔月,排卵週期不再提前,與孕育小baby作準備的子宮能夠同步零時差,靠著身體的自然機制無需施打排卵針就能成功自然受孕,不但避免了排卵藥物的副作用,也減少了經濟上的負擔。
得子不易的盧太太說:「當初做完超音波檢查後,張帆醫師以卵泡大小來推斷我有提前排卵現象,在開立21天份口服避孕藥調整我的排卵週期時,我跟先生都覺得醫師是在開玩笑,經醫師解釋後才知道自己不孕的原因是提早排卵,找出不孕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後,才知道原來懷孕不是那麼困難嘛!!現在有了小baby的生活真的幸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