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卡麥拉 部落生活亮起來,嘉基「社區護理室」榮獲2009SNQ國家品質標章
「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往那裡去。」1997年,阿里山的南三村(山美、新美、茶山)對很多人來說,遙遠得只是地理上的名詞而已,其實南三村不遠,從嘉義市區到最偏遠的茶山村不過兩個小時的路程,村與村之間也只要半個小時,只是原本崎嶇、窄小的山徑,每逢下雨就被土石掩埋,對外交通也常因此中斷。伴隨而來的是各種民生需求的中斷,例如:生病看醫生就是個大難題。1997年9月嘉義基督教醫院追隨創院院長戴德森醫師的腳步,展開嘉基在阿里山的醫療關懷服務事工。
健康社區首部曲-山地醫療
為了找出最適合南三村的醫療服務,工作人員不斷上山與當地居民及部落意見領袖溝通,逐漸了解當地需要。1998年3月,本院承辦阿里山南三村「加強山地鄉社區醫療試辦計畫」,期望以整合式醫療服務取代定點醫療服務形式。除了立即的醫療服務外,更以「公共衛生」札根的方式從逐戶疾病普查、造冊、列檔、分析、統計,了解村民疾病診療、健康概念、心靈建造、生活習性、居家環境、社服資源等需求。亦積極深入學校、部落、家庭之中,將真心關懷化成實際行動。
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阿里山鄉是受創嚴重的區域之一,嘉基團隊在第一時間進入山區協助當地緊急醫療、保持飲水安全及公共衛生工作,避免災後疫情的發生。醫護人員同時在空軍海鷗救護隊協助下,送出山區急症病患,提供病患急需的治療。在山區道路、電力、通訊中斷下,我們的醫護團隊仍在部落盡最大努力,靠著微弱的燭火及手電筒,盡我們所能做的提供居民醫療服務及心理支持。同時也規劃全方位的重建計劃,竭力協助居民災後各項重建工作。對當地的居民而言,我們不只是嘉基的工作人員,而是家人。
健康社區二部曲-部落健康營造
阿里山鄉山美村第一鄰,當地人稱「札札亞」的小聚落,無論老少都相處的非常融洽,彼此幫忙與分享,有很大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是地方發展的動力。但要一個小部落獨立完成改造不是一件易事,為了跨出社區營造的第一步工作,我們與部落領袖及居民思考可能的營造方式,共同擬定計劃、結合嘉基的資源,並尋求政府及社會的資源。2000年07月在阿里山鄉成立全國第一個揭牌的「部落營造中心」,辦理推廣許多有益部落居民的行動方案,都獲得居民熱列支持與響應,並透過健康體能促進、營養美食、戒菸班、酒杯袋、口述歷史小組...等推動,讓部落居民由關心自己開始,喚回逐漸消失的族群文化。
健康社區三部曲-打造安全社區
「世界衛生組織」WHO自1989年起推動「安全社區」國際認證。台灣於2005年通過四個WHO認證社區,阿里山為全球第二個原住民區,人口數為最少的社區。
安全社區必須具有長期性和永續性的計劃,並且要涵蓋所有性別、年齡層、所有環境和所有情況,包含校園安全、居家安全、緊急救護網、無菸部落、老人送餐及到宅服務老人安全。且要有以高險群和高險環境為目標對象的計劃,及對易受傷害的族群推廣安全的計劃,如.道路安全指標建立、民宿安全規劃、農機具&農藥安全使用及放置...等。
我們發現在阿里山安全社區內的各項安全方案,要能真正切合社區居民的需要才能達到效果。以酗酒轉品酒文化為例,目前社區居民除認識鄒族傳統品酒文化之精髓之外,更有不少學員在戒酒活動的過程中把酗酒的習慣戒除,認真的想給自己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而安全社區居家電路的改善及用電安全的教育,更讓社區居民以其親身的經歷來了解安全社區想帶給居民的精神。
社區護理團隊成效受肯定
社區家訪與保健推廣為社區護理室的主要工作,工作人員定期安排至家戶家中訪視,提供保健諮詢與衛生教育,並發現問題個案加以轉介適當之醫療服務。除此之外更深入阿里山鄉之社區健康服務,定時定點提供阿里山鄉之巡迴醫療與保健講座,也因此與鄒族民眾建立良好且持續之關係。嘉基社區護理團隊深耕阿里山部落社區多年,自2001年起連年獲得肯定,2008年獲行政院衛生署全國原住民區部落健康營造優等獎、推動原住民社區健康獲國家生技醫療獎品質標章、積極推動檳榔防制工作成效卓越,獲國民健康區選為優良單位,並通過台灣健康醫院學會「健康促進醫院認證」;2009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的評選,社區護理團隊更獲得「醫院社區服務組」品質標章的榮耀肯定。
傳愛的使命~用心社區
一路走來嘉基能夠成為鄒族的健康夥伴,在歷任院長的支持下,社區護理團隊落實在阿里山南三村的醫療、預防、健康保健之推動,至部落實現「健康生活、生活健康化」的理想境界。未來我們將秉持關心社會需求、建構照顧網絡的目標,繼續用愛來服務每一位我們所關心的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