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淺談躁鬱症

發布日期
2010/04/16
點閱
184

一般人的情緒會有適度的高低變化,但當情緒的起伏幅度明顯而且持續地超過正常的上下限時,可能就是一種情感疾患。若情緒過度高昂、急躁,稱為「躁症」;情緒過度低落、鬱悶,就稱為「鬱症」。在臨床定義上曾出現過躁症的患者,而其中九成左右的患者也會在某一時期出現鬱症,所以躁鬱症又稱為「雙極型情感性精神症」。躁鬱症會週期性的呈現躁症或鬱症,但在兩次的發病期間,通常患者會完全恢復正常,與一般人無異。

躁鬱症的症狀與成因

  在躁期可能的症狀有:睡眠減少、情緒過度興奮愉悅、對自己的能力有超於平常的認知、情緒易激動、易與人起衝突、思緒飛躍、過份慷慨、亂花錢、言行誇大、活動量高、不容易累。在鬱期可能的症狀則有:情緒低落、懶散、失眠、食慾降低、反應動作遲鈍、無法專心思考、絕望、有不當罪惡感、有自殺意念或企圖。

躁鬱症的成因和大腦內化學物質的作用異常有關,遺傳基因亦有相當大的關聯,如果直系親屬間有此種病患,家屬的發病率是一般人的十倍。而所謂的精神壓力、重大刺激,則扮演了引起躁鬱症發作的角色。簡單來說,躁鬱症並非單一原因所引發,而是許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躁鬱症第一次的發作通常是在青春期,若不加治療,躁病可持續三至六個月;鬱病症狀,則可達六至九個月。在長期追蹤躁鬱症病人後發現,約近一半的病人會終身反覆發病,但仍能維持正常的人際關係及職業功能,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會呈現殘餘症狀及社會功能的退化。

躁鬱症的治療

  躁鬱症的主要治療是靠規律的服用藥物,此為最有效、安全及不可或缺的治療法。另外也要視個人病情和不同的處境,配合精神復健治療、個人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夫妻或家族治療等方法。病患及家屬若對躁鬱症有正確的認識,能及早接受適當的治療、規則的服藥、不因病情穩定而自動停藥,就可使病人維持正常穩定的生活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