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嘉基糖尿病中心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發布日期
2010/02/17
點閱
224

糖尿病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第四位,在短短的二十年間,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數暴增了七倍,因此,衛生署於民國85年開始,計劃實施以區域劃分成立共同照護網,召開各相關專科醫師制定共同照護流程。嘉基於民國86年成立糖尿病中心,開始專業的糖尿病衛生教育的推廣。民國87年開始協助政府整合基層醫療與醫院專業照護之合作,承辦組成規劃小組,成為全國第二個成立「嘉義地區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開始推動辦理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至今。

嘉基糖尿病中心成效受肯定

  多年來,嘉基糖尿病中心因提供糖尿病人自我管理計劃,成立病友會,做為完整糖尿病照護之典範;配合社區服務及照護網與政府相關糖尿病照護、預防政策的推動;建立良好之糖尿病照護個案管理、提升服務品質、定期改善品質監測指標;研究開發適宜的衛教教具及方法;協助輔導糖尿病機構衛教照護工作之發展、規劃及執行糖尿病衛教合格人員之訓練與實習。於92年獲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評鑑通過雲嘉南地區首家「中心級」之健康促進機構,93、95年獲評為「南區糖尿病教育推廣機構計劃執行單位」。96年南區健保局透過問卷調查南區糖尿病患對各醫療院所提供糖尿病服務的滿意度,本院在「醫師看診態度」、「醫師對病情說明清楚」、「對醫護人員保健指導」、「對治療後血糖穩定」等四大指標的滿意度上均獲得第一名,更在98年榮獲「糖尿病學會林瑞祥教授衛教團隊傑出獎」的肯定。

舉辦繼續教育 培訓專業人員

  本院糖尿病醫療照護團隊,於89~98年均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格糖尿病衛教人員之實習場所,故有足夠之教學師資及豐富的認證訓練教學經驗。數年來,承蒙國民健康局、嘉義縣市衛生局及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等學會之協助,舉辦各類糖尿病相關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課程、辦理臨床個案討論會、糖尿病照護觀摩會,以培訓更多的糖尿病照護之專業人員,並藉由各項活動達到經驗交流、教學相長。定期舉辦糖尿病照護教育在職教育訓練課程,邀請糖尿病專家學者講解治療新趨勢、衛教技巧與重點,藉以提供醫護人員於臨床照護時參考依據,提升醫療人員對糖尿病患的照護水準,並訓練衛生所公衛護士成為衛教師,以支援各鄉鎮的需求。並舉辦對外個案研討會,邀請醫護營相關衛教人員提出特殊案例,討論治療方針、改善方案及經驗分享;藉由雙向討論方式,以輔導基層醫療院所並增進互相學習成長。

教導病人與疾病共處
  
  成立33聯誼會、糖娃娃聯誼會,提供醫療、衛教、資源連結及情緒支持的協助,透過病友家庭面對疾病的路上互相鼓舞和陪伴。並定期舉辦糖尿病健康講座、胰島素講座透過各梯次的課程講授及不同範圍的課程設計,教導病人與糖尿病共處,漸進增加病患、家屬、民眾對於糖尿病的認識與瞭解,以減少對糖尿病治療的恐懼及錯誤觀念,進而提升自我照顧能力。運用團體衛教的方式來讓病人對胰島素治療有正確的認知,以及病友分享及實地操作的方式增進對胰島素注射的瞭解。

  透過品管監測系統,電腦化管理病人檔案,追蹤病人就醫及抽血情形,定期評估照護品質。引進AADE7評估指標,設計成為評估個案衛教評值表,強調個別化衛教,讓病患參與疾病管理過程,提升病人行為改變成效。針對血糖控制不佳或糖尿病控制相關知識不足的患者,協助入院或門診試裝胰島素幫浦或連續血糖監測器,並重新教導高低血糖處理及醣類換算技巧,促進患者自發性監控血糖的行為。

發揮團隊合作 以病人為中心

  為提升糖尿病患病房照護品質,每週固定1次醫療團隊(醫師、衛教師、營養師)共同參與病例討論會、晨報會議、文獻討論會,其主要目的在於集思廣益,研究解決住院病患診療的困難,發現病人的生理、心理、經濟、家庭及社會等方面的問題,使得疾病及病人需要的各個層面能受到更廣泛的注意。

進入社區 推動健康促進

  本院糖尿病中心配合嘉義縣市衛生局推廣世界糖尿病日活動,以舉辦園遊會及戲劇方式呈現活動目的,激發出社會影響力,帶動更多民眾以行動參與糖尿病相關活動;加強宣導正確預防糖尿病的保健觀念,提升民眾認識糖尿病及其高危險群自我照顧的重要性,以預防糖尿病發生及減少合併症的發生。

教材研發 阿公阿嬤〝聽卡有〞

  雲嘉南地區糖尿病患者教育程度不高,且老年人口居多,因此本院傳播室錄製糖尿病衛教影音教材,運用戲劇方式呈現衛教訊息,其主題包括:糖尿病運動新聞篇、病友團體介紹篇、糖尿病友外出旅遊篇、足部照護等,利用真人演出並搭配國、台語發音,生動活潑的方式,連年紀大的阿公阿嬤都聽卡有。其中一篇「足部照護」影帶,還被國民健康局及衛教學會用以宣傳足部照護,也被其他醫療衛教團隊當做衛教教材參考使用。

  糖尿病是強調自我照顧的一種慢性病,協助糖尿病病人培養自我照顧能力是糖尿病治療中很重要的一環。嘉基糖尿病中心提供糖尿病患者綜合且完整的醫療保健服務,期透過醫護人員、衛教師以及團體的力量來互相鼓勵,一起做好病情控制,更加可以提升病友自我照護能力,建立起嘉義地區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小叮嚀:由於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國人生活水準提升及飲食習慣改變,疾病型態轉變成以慢性病為主。代謝症候群的發生包括腹部肥胖、葡萄糖失耐、血脂異常與高血壓等,防治方法包括:改變飲食習慣、規律運動與紓解壓力,建立自我健康照護觀念,及早認知身體健康與否情況,進而將促進健康行為,自發性地運用在日常生活,避免或延緩早期進展至糖尿病等慢性病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