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成為一座使人與神和好的橋樑

發布日期
2010/02/17
點閱
258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

不知道您認為現在最能代表嘉基新意象的是甚麼?
  
  橫跨東西院區的天橋成為嘉基非常醒目的新意象,這座天橋不僅是聯絡嘉基的東西院區,也連絡忠孝路的東西兩邊,為忠孝路兩邊的行人提供了一座安全通行兩邊的天橋。初來嘉基在上班的途中,曾兩次目睹嘉基同事因在尖峰時間趕上班發生車禍,勞安會議的統計報告顯示交通事故發生地點也以忠孝路的比例最高。每天上班步行通過忠孝路口成為一種壓力,因忠孝路很寬,綠燈時間短,若要一次通過90米長的忠孝路,需用跑的,再加上忠孝路保建街口,轎車、機車、腳踏車常常逆向行駛、闖紅燈,上下班尖峰時間,險象環生。曾反應過幾次,所得到的回應是交通主管單位以車輛的通過為優先考量,所以沒有延長行人通過馬路的時間,我對這樣的回覆感到失望,因覺得行人的性命沒有得到足夠的保障。沒想到幾年後忠孝路能建立一座如此壯觀的天橋,可以連絡嘉基的東西院區,讓員工、患者能夠安全的來往於兩個院區之間,造福了來往於東西兩邊的行人,也減少地面交通量。嘉基50餘年來致力經營與地方的關係,無論是醫療和社福工作都是為了地方上有需要的人求最大的益處,這座天橋的完成是與社區居民及政府充分溝通後,克服許多困難完成的,從興建這座天橋與地方人士及政府溝通的過程中,更加體會人際互動間「橋樑」角色的重要性。

  嘉義基督教醫院不只是一個醫治身體疾病的地方,更扮演著透過醫療使人能認識神,與神和好的橋樑角色。活在一種和好的關係裡是人內心的渴望,因此在我代理院牧部主任期間,我依據嘉基前仆後繼的宣教精神寫下了院牧部的使命宣言如下:「以耶穌基督捨己的生命榜樣,在嘉基營造一個慷慨分享、富有恩慈、彼此接納的文化,凝聚院內基督徒員工並連結眾教會,透過富有創意的福音關懷行動,建立病患、家屬、員工、社區居民、外籍勞工、新住民與神、與自己、與人健康和諧的關係。」有關「和好」的主題根據聖經歸納以下三點:

一、人人渴望和好,「和好」是基督信仰的核心
  
  人活在疏離仇恨中是痛苦的,渴望和好是普世性的,神在耶穌內的工作,就是「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以弗所書一章10節),而福音的目的正是使人能與神、與自己和與別人復和。基督信仰是努力促進人與人的關係,進而勸人與神復和,失去這個核心,基督教就會失去它的立場。

二、耶穌基督的愛是和好的動力
  
  哥林多後書五章14-17節:「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這節經文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那就是因著基督愛的激勵:「在基督裡和好成為可能」當人被耶穌的愛激勵,有耶穌的愛在我們裡面時,人就可以用新的眼光去認識神,去看待人、看待自己。

  從前我們是與神為仇,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的,在和好的過程中復和的主動者是神不是人,聖經哥林多後書五章18節說:「一切都是出於神,祂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份賜給我們」;第二,神的愛是復和的主力,神不忍見人因罪而與祂疏離,便主動地安排與祂復和的時間、方法和目標,這也成了新約的主要信息,人的悔改認罪不過是回應神已作成的復和工作,而不是神被動的回應人的認罪。

  有許多人也面對與自己和平共處的難題,人總有一些過去的痛苦和失敗,人往往會怪罪自己、不接納自己,要勸這樣的人與自己和好是非常不容易的,楊牧谷牧師在復和與更新這本書中說到「人在苦難中最不容易接受的就是自我,他會看苦難是自己待人處世失敗的一種證明,聖經中有人因此咒詛自己的生日和生母,約伯說:『願我生的那日和說懷了男胎的那夜都滅沒,…願那夜沒有生育,其間也沒有歡樂的聲音…我為何不出母胎而死?為何不出母胎絕氣』;耶利米說:『願我生的那日受咒詛,願我母親產我的那日不蒙福。』」

  人常會覺得命運不好、被人陷害、怨天尤人,覺得受到不公平的對待,這些都是普遍的現象,這種怨懟情緒經過內化和沉澱後,便成為一股非常不容易對付的自我定罪、自我懲罰的行為模式。在聖經的耶利米哀歌中充滿了這種人類共有的經驗,哀嚎的人正是在苦難的深淵,嘗試從自我放逐的廢墟裡尋找方向,重新確立自己與自己,自己與神的關係。當人願意停止自罪自罰是表示願意得醫治,願意與自己和好。相信絕境並不是永恆的,是表示希望仍在,那就是與神和好,這是耶利米哀歌中所表明的和好的途徑,是一切復和行動的第一步。

  人對生命提出的問題沒有完全的答案,而神是一個願意介入,施行拯救的神,人一定要敞開自己,依靠信心來生活。人對過去下定決心斷絕,才有自由和信心邁向將來。因著人的開放是向著神敞開,人的限制就不等於死路,昔日種種都沒有必要延續的邏輯關係,這才是真自由。

三、成為一個使人與神和好的使者
  
  哥林多後書五章15節說:「並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保羅說他不再為自己而活,乃為替他死而復活的主活的生活方式,是成為一個勸人、甚至求人與神和好的人,雖然付了很大的代價,仍無怨無悔。
因為神已藉基督除去攔阻人回歸神的障礙,並且定意要使一切受造界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人就有一個新的責任,就是自己與神和好,與弟兄和好,這樣一個復和的新群體,也就是今日的教會,還要尋求與大自然和好,重新負起作為大祭司的使命,看守管理神所創造的世界。這就是神、人、世界要復和的三連環關係。

  誠盼嘉基在蒙受恩典、拓展境界之際仍能持守起初的愛心,在未來的日子像過去一樣成為一座使人與神和好的天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