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冷靜沉著,穿梭在病患家屬與院方之間的社工室主任,一夕之間,自己卻成了茫然無助的病患家長。看起來,上帝似乎開了個大玩笑,豈料,這背後卻隱藏了一件無價的禮物……
在嘉基從社工員到擔任社工室主任,屈指一算,一晃已十年。這十年間,她也從單身到成為兩個孩子的媽。初入嘉基時還戴著佛珠,如今,卻已是熱心於教會事奉,勇敢傳福音的基督徒。
嘉基信仰氣氛濃厚,透過每週單位聚會時間,使她與基督信仰貼近許多。初至嘉基時,正值男友(如今已是丈夫)因當兵壓力時常訴苦,令她十分擔心男友會崩潰,在嘉基所領受的信仰此時正好成為她及時的幫助。因顧慮可能來自於準公婆的阻力,促使她在婚前加快了受洗的腳步,正式成為神國的一員。
但是處在頗為傳統的夫家中,在信仰上李雯也只能低調行事,遑論去向公婆或親戚傳福音了。直到因嘉基所開拓的道上教會搬到離家較近之處,李雯總算有較規律及頻繁的教會生活了。
然而,人們真的不知「明天」還是「意外」那個會先來報到。一向平靜的生活,忽然被小女兒眼部附近的異狀所打亂。原本以為只是撞傷的淤青,在經過檢查之後,竟被診斷為「組織球增生」─意即組織球細胞聚集在骨髓內快速增長,以致影響到正常功能,是小兒腫瘤疾病的一種。
等待進一步檢查結果出爐的前一睌,一向看似堅強守候在女兒身旁的李雯,因著排山倒海而來的擔憂與疑懼,幾乎要崩潰了─「女兒會不會因此瞎了?動手術時,會不會麻醉過頭一睡不起?需不需要插管?臉上的疤究竟會有多大呢?」此時此刻,在醫院工作日積月累的所見所聞,反而成了她憂慮的材料,彷彿黑洞般的幾乎要將她吞噬掉。
而不在醫院的家人們也都擔憂得快不行了。先生連敎課時,也禁不住淚水直流。孤單無助的李雯自問:「我若是選擇留在這個黑洞裡,就是同意讓這些憂慮擊垮我,未戰先降。但我如果選擇全然交託給神,完全倚靠祂,那麼我就能脫離這個幽暗的黑洞,進入到光明裡,也才有力量來迎戰。」當下的轉念,使她重新得著往前走的力量與信心。當報告出爐,李雯接受嘉基醫師的建議,北上前往至較專門於小兒腫瘤的醫院治療。她申請留職停薪兩個月,堅強的陪同女兒迎向不可知的未來。
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另一個死亡的威脅接踵而至。約莫同時,李雯的一位親人,因著妻子不告而別,在婚姻面臨危機之下,有強烈的自殺意念,也自我傷害數次。雖然李雯自家還在與病魔對抗中,但因著在苦難深處被神觸摸到,她得著勇氣與力量,在電話這端帶著這位親人求告神,同時也成為支持他的力量之一。奇妙的是,不久,這位親人竟然在捷運站遇到了一位素昧平生的基督徒向他傳福音,而踏進教會。原本看似不可能接受的公婆竟也欣然同意他受洗歸主。
回首2007年年初以來,家中所經歷的驚濤駭浪,李雯說:「倘若沒有信仰,真不知道家裡會如何…,這些危機都是神允許,神興起的環境,為要讓我家人得救。神藉著危機,為我們家帶來轉機。」誠如詩篇124:8所說的「我們得幫助,是在乎倚靠天地之耶和華的名。」小女兒經過手術與化療療程後已痊癒,仍持續進行追蹤檢查中。先生在女兒病重時因親身經歷了相當實際的屬靈爭戰過程,不久後也在道上教會受洗。如今,李雯和先生、孩子已有穩定的教會生活。原本婚姻家庭遇到危機的那位親人,也在北部教會的幫助之下,重新恢復生機,長年戒不掉的煙癮,一下子戒了。婚姻難題也因著耐心等候,積極禱告,夫妻雙方在經歷了一年的風暴後,先後受洗歸主,重新攜手共度人生。李雯甚至趁機加把勁,鼓勵婆婆上教會「還願」。雖然公婆至今尚未信主,但態度較過去開放多了,這些都是超乎所求所想的祝福。
李雯除了滿心感謝上帝之外,也細數著一路上幫助、關懷、陪伴─醫謢同仁的照顧、專業建言;社工室同仁的體恤、協助;院牧部也特別成立專案小組,分工進行關懷計劃,包括陪伴讀經、禱告、情緒支持、訊息發布等。這些人彷彿都是上帝所差派的使者,陪伴她走過死蔭的幽谷。
回想起到嘉基的初衷,原不過就是回鄉求得一份工作而已,豈料上帝所給的是人心未曾想到的祝福─耶穌基督的救恩。她說:「我期待嘉基的夥伴們不必像我一樣,非得經過苦難才懂得接受這上好的禮物,更千萬不要接受得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