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管灌飲食的另一個好方法:經皮膚內視鏡胃造口(PEG)
「小姐,我奶奶由嘴巴吃得不好又常把鼻胃管拔掉,昨天才到急診重插,現在又拔掉了,手綁著也沒有用。」遇到這種情形該怎麼辦呢?對於須長期依賴鼻胃管灌食供給營養的個案是不是有其他的選擇?
什麼叫做胃造口?胃造口是怎麼做的?
做胃造口的過程約15~30分鐘,進行的步驟是:
放置鼻胃管(或使用原鼻胃管)
↓
靜脈注射止痛劑及腸胃蠕動抑制劑
↓
腹部進行消毒,鋪上手術罩
↓
由鼻胃管灌入空氣使胃部擴張
↓
確定穿刺點後施打局部麻醉劑,進行穿刺後放入灌食管
↓
確定灌食管位置(以胸部X光片觀察腹腔內漏出的空氣量)
什麼人適合做胃造口?
通常符合下列條件者,就可以考慮做胃造口:
1.需要長期灌食(大於兩個月以上)
2.使用鼻胃管容易發生合併症
3.生理狀況穩定
4.吞嚥能力在半年內不容易恢復
5.預期生命大於半年以上
6.腹部可做胃造口處置的人
做胃造口有什麼好處?
不會因口鼻有灌食管而不舒服
不易滑脫
不需因防止病人將灌食管拔除而給予約束
不需要時常更換
外表看不出來
比較美觀
不會像鼻胃管容易造成鼻孔、食道潰瘍、出血
可以提升病人的營養狀況與生命品質
如何從胃造口灌食?
1. 灌食前以肥皂洗手(雙手搓揉至少15秒)
2. 抬高床頭,採半坐臥姿勢直到灌食後1小時(避免左側臥)
3. 檢查灌食管的位置(做記號的位置)是否正確
4. 以灌食空針反抽確認食物殘留,若反抽超過100c.c.則延後1小時再評估後灌食
5. 開始灌食的速度不要太快,以自然流速流下為宜
6. 灌食後需用30~60c.c.開水清洗灌食管,以固定夾固定於腹壁出口並蓋上蓋子
問答篇:
1. 做胃造口後可以從嘴巴吃東西嗎?
答: 做胃造口並不會影響吞嚥的功能,醫師會評估是否可以進行吞嚥訓練或由口進食。一般來說,做胃造口後吞嚥會較鼻胃管舒服。
2. 做胃造口後多久可以洗澡?
答: 胃造口的傷口約5~7天會癒合,7~10天胃皮瘻管形成,剛做好的14天內,身體清潔以擦澡為宜,傷口癒合後可以淋浴,但不宜泡澡。洗澡後需盡快移除濕紗布,執行造口護理。
3. 日常活動可以持續嗎?有什麼限制?
答: 做胃造口後,原來的日常活動(移位、坐著、走路)、復健運動都可以持續進行,只要在活動前先確認灌食管已固定好,以免不小心拉扯到即可。
*想多了解胃造口請聯絡我們:社區護理室居家護理,05-2765041分機1036*
參考資料:
1. 97年11月29日於台南奇美醫院由財團法人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主辦之「讓生命品質可以更好—長期管灌飲食的另一個選擇:胃造口」研習會
2.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發行之長期管灌飲食的另一個好方法—經皮膚內視鏡胃造口(PEG)衛教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