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因為特殊機緣,有機會參與腦死判定的過程,與照護等待器官移植的腦死病患,參與了摘除器官的手術過程,見習腎臟移植與眼角膜移植的部份過程,並與社工、院牧部傳道、器官移植小組協調師、嘉義基督教醫院移植團隊一起陪伴送捐贈者一程。
【故事的開始…】
因為目前在神經外科當住院醫師,在器官捐贈當天早上八點,神經外科早上晨會討論到此個案:一位騎機車腦死個案,家屬同意器官捐贈,依規定必須請二位非原來的主治醫師,完成腦死判定。筆者由於沒有看過腦死判定,特地跟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表達想要在旁參與。下午五點四十分時,協助主治醫師完成第二次腦死判定,同時檢察官、社工、器捐師、家屬都有到場。腦死的判定分成兩個步驟,一個是評估腦幹反射:角膜反射、抽痰反射、咳嗽反射、前庭反射;一個是測試病患是否有自發性呼吸,有一定的程序:病患要先做一次動脈血氧分析,在病人移除呼吸機後,用每分鐘六公升的純氧放入氣管內管中十分鐘,再比較二次二氧化碳濃度是否上升,病患在離開呼吸機後,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代表病人無自發性呼吸,此二項都通過測試,即代表病患通過腦死判定。
在病患通過二次腦死判定後,器官捐贈協調師確認心臟由台北振興醫院心臟外科取回,一顆腎臟與肝臟由台南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移植團隊取回,嘉義基督教醫院亦獲得一顆腎臟與二枚眼角膜。「此時最重要的就是維持這位器捐者的生命徵象。」神經外科專科護理師便詢問筆者是否願意留下來照顧這位病患,個人當然義不容辭的留下來,但其實最大的功臣還是外科加護病房照顧此病患的護理人員與呼吸治療師。
後來一個震驚全台的新聞,就是台北振興醫院的心臟移植團隊,乘坐高鐵在彰化到嘉義的途中誤點,器捐小組協調師當然捏了一把冷汗,經聯絡後,請先抵達的成大醫師做部分前置處理。
預知成大醫師群已經到達嘉義後,加護病房就送病人到開刀房,外科助手幫忙消毒傷口,個人亦換上了開刀房的刷手服、幫忙鋪單,等到成大醫師上來後,成大一般外科醫師開始就肝臟、腎臟的部份先做器官血管的前置性的處理。待台北振興醫院的心臟外科到達後摘除心臟,成大一般外科就著手摘除肝臟、腎臟。同時間,本院泌尿外科移植團隊開始在對面手術室進行腎臟移植,腎臟移植手術大功告成後,再來就是幾天的加護病房觀察。次二日本院眼科也順利完成兩例眼角膜移植。
從病患接受第二次腦死判定到本院腎臟移植結束,約整整十二小時。病患的遺體最後進行縫合、擦拭、換上家人準備的日常衣服。最後社工、院牧部傳道、器官移植小組協調師、嘉義基督教醫院移植團隊代表,一起陪伴家屬送捐贈者一程、向家屬表達感激致意。
【討論】
一、 鼓勵「器官捐贈同意卡」的預先簽署:
世事難料,誰也無法預知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如果事先有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就可以遺愛人間,筆者自從簽署了「器官捐贈同意卡」,就一直把它和健保卡放在一起,上面有一排字「尊重生命,捐贈器官」:「我同意將來捐贈可供移植的器官並在適當的機會把這種愛心的決定和家人、朋友分享。」另外筆者還有一張「安寧心願卡」:「當我若身患嚴重傷病,良醫束手,死亡已無法避免時,請:『一、為我解除能免去的苦惱,二、給我安祥與舒適的照護,三、勿給我無謂之急救醫療,四、拒絕鼻胃管灌食,五、拒絕抽痰,六、拒絕氣管內管置入與氣管切開造口術;我願意選擇安寧緩和醫療及接受臨終拒絕心肺復甦術。』」
二、 欲詢問相關器官捐贈問題:
當遇有腦死個案,或相關家屬提出願意捐贈遺體器官時,器官移植小組協調師就會啟動相關行政程序,做器官捐贈的配對登錄,協調工作是非常忙碌的,有時要應付各種的突發狀況,有時病患家屬也可能臨時改變主意。
在嘉義基督教醫院電梯內有器官捐贈宣導海報,上面寫著:「生命延續、恩典滿溢」,因為有您,大愛無限延續…
* 器官捐贈是當生命結束時,選擇將可用的器官捐贈出來延續他人生命的愛心活動。
* 台灣可供移植的器官是心、肝、肺、胰、腎等,可供移植的組織有眼角膜、骨骼、皮膚、心瓣膜等。其中腎臟的需求量是最大的,而「心、肝、肺」的等待者是最急迫的。
* 請您與我們一同支持器官捐贈,延續生命的無限大愛。
* 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或器官捐贈「健保卡意願加註」,請洽詢院內各服務台或社工室(05)2765041 轉分機7175~7180。
台灣社會中,個人或家屬對於器官捐贈的意願,比率還是偏低,希望藉由這篇個人的經驗,讓大家對於器官捐贈的相關過程有所了解,亦希望能夠讓廣大的民眾不再排斥器官捐贈。
【感謝】
器官捐贈者、器官捐贈者家屬、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專科護理師葉梅玉、器官移植小組協調師李淑娟、10D骨科PA與護理人員、神經外科團隊、加護病房護理人員、RCC呼吸照護中心、呼吸治療師、外科部、社工、泌尿外科腎臟移植團隊、眼科眼角膜移植團隊、台北振興醫院心臟外科移植團隊、台南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肝臟腎臟移植團隊,在自己工作崗位認真工作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