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再耕園庇護工場-身心障礙者快樂的工作職場

發布日期
2009/04/17
點閱
310

「歡迎光臨 ~」,踏入再耕園一樓大廳,陣陣撲鼻而來的是濃濃的咖啡香與濃郁的鬆餅香,映入眼簾的是威尼斯咖啡吧台,傳來專業的咖啡機正在運作的聲音,「請問要來杯咖啡嗎?今天拿鐵咖啡有特價~」伴隨著充滿活力的聲音,從吧台裡冒出一個女孩,個頭小小的笑臉迎人,正是小雅。

69年次的小雅,輕度智障,高中畢業後就一直在百貨公司從事清潔的工作,自知自身的不足,盡最大的努力做好份內的工作,平時也比同儕更努力工作,但身心障礙的標幟卻成為她人際關係的最大阻礙,在一般職場上無法獲得主管平等的支持,她愈來愈不快樂,逐漸地失去上班的意願,也失去了原有的自信。

96年5月小雅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再耕園,進入職前技能養成訓練班接受職業重建,再進入再耕園咖啡庇護工場從事咖啡吧台員的工作,現在沉浸在咖啡香中,小雅的臉上洋溢著充滿自信的笑容。


小雅的故事~

小雅向社工員表示,因清楚自己與別人的不同,高中畢業後,便決定先到職場上工作,那時候的她一心只想「要和大家一樣」,只要自己很努力、很認真,一樣也可以受到肯定。時間過去了,但職場的道路,並非如同她所想的,同儕的歧視、異樣的眼光、不合理的苛責,件件都使小雅對自己愈來愈沒自信,雖然外表堅強,也仍是笑臉迎人,但小雅是不快樂的。

在歲月時光默默過去的同時,透過朋友的介紹,小雅媽媽得知也接觸了由嘉基醫院承辦的再耕園,從此小雅的生活有了不一樣的轉變。

小雅在咖啡吧擔任吧台員的工作,恰巧遇上咖啡庇護工場正式設立登記,並增加營運項目的時機,小雅的吧台工作內容從僅有全自動咖啡機的操作,轉換成專業咖啡機的操作,拿鐵、卡布奇諾、加上烤吐司、鬆餅、鮪魚捲的製作樣樣都難不倒她;另外像收錢、找錢、結賬都能精準無誤,小雅能做這麼多事情,是自己與家人都始料未及的,再耕園成功地為身障孩子開發潛在的工作技能。

小雅的媽媽欣慰地表示,小雅是一個相當堅強的孩子,當初看小雅在一般職場上受到委屈,回家暗自哭泣,仍鼓起勇氣面對明天的工作,並沒有因自身的狀況而頹廢,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努力的在經營自己的未來。尤其再耕園提供的工作場所及工作項目,輔導員悉心從旁協助,客人的鼓勵與讚賞,讓小雅臉上重新展開笑容。


再耕園咖啡庇護工場~

再耕園副園長李銘浚表示,咖啡庇護工場歷經了2年的籌設時間,為因應身權法條文的增設,庇護工場於97年3月底正式設立,並製作符合身心障礙者標準化工作流程,除了將每一個工作項目條例分析處理以外,更依據身心障礙者可能遇到的問題加入合適之職務再設計,給有庇護性就業需求之身心障礙者,營造一個無障礙的工作環境。

再耕園咖啡庇護工場於97年擴大營業範圍,從再耕園內的客人之服務、到外送服務,並增設長青園咖啡吧,販售的品項也增加了拿鐵、卡布奇諾、榛果及焦糖口味的咖啡,另提供厚片吐司、鮪魚捲及鬆餅等點心,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目前,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一般就業機會銳減,但再耕園仍以多元的經營方式,為身心障礙者提供庇護性的就業職場,並提供午餐、勞健保、勞退及獎勵金,每人每月大概需要六千多元,每年則需要約一百一十萬左右的經費,園區除了積極開創咖啡消費市場,也期待院內同工及其他消費者多多支持,您的消費可以讓身心障礙的孩子們獲得肯定與自信。


庇護工場經營理念~

我們秉持著「給魚吃,不如敎他捕魚,並協助他賣魚,進而敎他養魚」的理念來辦理庇護工場,讓身心障礙者發展正向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未來及人生,更從己身最大優勢來建立其自信心。

庇護工場服務對象~
1、障別:以智能障礙、精神障礙及合併之多重障礙者為主。
2、招收人數:12人。
3、資格:年滿18歲至40歲,居住於嘉義縣市,且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並具有生活自理基本能力與工作意願者。

庇護工場工作規劃~
1、 僱用標準:通過庇護工場入場評估,且通過試作評估,並與庇護工場發放薪資達成
協議者。
2、 試作評估期:1個月。
3、 正式僱用:依據職業輔導評量之資料,安排適性工作及無障礙環境,每3-6個月定 期職場技能評估考核。

庇護工場庇護性員工福利~
1、 享有勞健保、勞退提撥。
2、 每季舉辦慶生會。
3、 提供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