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敬老關懷 十年一日

發布日期
2008/12/18
點閱
245

年輕時總是希望時間快快過去,認為可以拋開憂慮,期待新的一天。但是近幾年來,卻希望時間靜止不動,因為害怕未知的明天、無法預期的變化挑戰。哎!這下洩露了自己的年齡,黃金的熟女歲月一頭栽進老人和身心障礙者的居家、送餐等社區服務工作,不知不覺已經十年了。

當被告知嘉基院訊為了醫院開辦老人和身心障礙者的社區照顧服務工作屆滿十年,希望分享服務歷程和成果時,思緒就等不及的跳躍飄遊,許許多多被淡忘的甘苦,片片斷斷的浮現。十年耶!雖然不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卻是最持久的,啊!代表自己也要步入中高齡了。

因著上帝的帶領,原本計劃回鍋台北工作的我,因緣際會下轉換工作跑道到嘉基醫院工作,負責開創嘉義市老人居家服務事工。87年12月16日第1天上班時,有些愣住了,就我一個工作人員,辦公室還在裝修、沒有桌椅等辦公設備器材,寄居在蘇姐辦公室,使用會客桌,借來筆記型電腦,還有醫院籌備小組提供的服務員訓練計畫及居家服務支援中心設立計畫草案,隨即展開規劃執行。幸好一個星期後,淑貞督導到職,兩人相輔相成,分工合作,從一開始的30位個案,到今天的400名個案,責任愈來愈重,壓力愈來愈深。

服務是新的,人員也是新的,雖然我們不是職場新鮮人,卻是首次從事老人服務事工,和淑貞2人透過管道從台北取經,建立了基本概念,規劃和執行就必須自己實際操作了。還好,基督教醫院有著耶穌基督關懷世人的博愛精神,不只是一種關懷老人的想法,而是堅定的行動立志,成立專責單位─居家服務中心,聘請專業社工人員及居家服務員,以完善的專業團隊及充份的行政支持,提供優質的多元服務,要為社區中的弱勢老人和身心障礙者建構有溫情、有疼惜、有健康的社區。

十年前,絕大多數人聽都沒聽過「居家服務」,更是不清楚「居家服務」是在做什麼?如何發現服務需求呢?發揮社工精神,主動出擊,和里幹事、里長攀親帶故,先向他們進行業務說明,提供可能名單。但是,長輩們懷疑「有影嘸?政府幫忙,有人來家裡逗照顧」,老人們擔心「厝邊會說我們家不孝,厚別人來家裡逗照顧」。因此當社工員到長輩家裡進行訪視評估時,被擋在門外、被趕走,甚至被誤認為是詐騙集團。沒關係,社工員是愈挫愈勇的,第一次失敗,再去第二次,用專業分析引導接受服務,同時連繫里幹事幫忙。

另一方面,加緊腳步培訓合格居家服務員,以招募合適人員擔任服務工作。88年3月1日,服務正式上路,約有30名中低獨居老人接受居家服務,3月8日起,約有50名接受送餐服務。這兩項服務除了提供實質上的協助生活所需,更重要的是,溫暖笑容與溫馨關懷,刮風下雨、豔陽高照,服務從不中斷,讓老人感受到永不止息的愛,生命更有意義。

為落實照顧真正有需要的人,服務走出傳統,配合節慶辦理敬老活動,除帶領老人感受節慶的歡樂氣氛,並藉著走出戶外,提升社交能力,另透過電台、報紙、電視的報導,呼籲企業團體和社會大眾共同關心老人。記得88年5月2日第一次為老人辦理健康檢查及愛心饗宴的敬老活動時,因為經驗不足,70位老人的交通接送,工作人員於清晨分批一戶一戶到宅接送,花費2小時才完成;前院長翁瑞亨親自指揮坐陣,率領七部大小車子,並身體力行加入接送老人的志工行列。很多老人紛紛表示當天是他們數十年來最快樂的一天,有健康檢查、營養豐盛的午餐,還有東區區公所致贈的窩心禮物。看到老人們個個笑逐顏開,讓忙碌許久的工作人員大感欣慰。

醫療科技的日益進步,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念的改變,居家和送餐服務需求也持續增加,服務人數從開辦的80人,今天已經增加至每月380人、6300人次,每天有21名服務員和23名志工奔波穿梭於市區的大街小巷,提供家事、休閒、醫療支援、身體清潔和送餐服務等。

不記得什麼時侯開始,下班時間變得愈來愈晚,部份是因應服務品質提升而伴隨愈來愈多的行政事務,再者是除了服務量增加,服務技能和環境的複雜性也加重,每天都充滿著驚奇,不知道會有什麼臨時突發意外狀況要緊急處理,潛意識開始害怕明天的到來。

但是,看到服務對象因著服務,尿布濕了有人換、衣服髒了有人洗、身體臭了有人洗、肚子餓了有食物吃、關節僵硬有人按摩、走不動有人扶、出不了門有人推、情緒不好有人陪,而表現的滿足和謝意,縱然有很多的無力和疲憊,也都被撫平了,因此十年了,還是能夠繼續留在這條道路上。聖經上說「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自己也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要和同仁一起打造阿公阿媽的盼望,一個有溫情、有疼惜、有健康的銀髮平安居,快樂無憂有尊嚴的銀髮人生。

希望大家共同加入照顧老人的工作行列,經濟不景氣,照顧服務卻是需要有志之士喔!等著您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