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捨己的榜樣
「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哥林多後書八章9節)這段聖經告訴我們耶穌本來是富足的,卻甘願降卑自己,離開天上榮華的寶座為人類來到世上,降生在貧窮的家庭裡,祂為了要認同我們,拯救我們,使我們因為信靠祂,生命可以由殘破變完全,由貧窮變富有。今年嘉基慶祝創院五十週年,五十年前戴德森醫生全家和之後相繼來嘉基的宣教士們,效法耶穌的榜樣,離開自己祖國優渥的環境,來到當時醫療資源缺乏的嘉義從事醫療宣教,他們不僅是自己來到台灣,也是攜帶著西方教會的愛心和我們分享神的恩典。五十年後的嘉基在本地的醫療及福音工作蒙神賜福,以致今天也可以效法當年宣教士的榜樣,不僅在本地從事醫療及宣教的工作,而且可以將我們所得到的祝福與其他醫療缺乏的國家分享,甚至差派宣教士到海外,這是一個善性的循環和美好的傳承。
感謝神的恩典,今年10/14-21有八天的時間,嘉基派出一支25人的短宣隊前往菲律賓馬尼拉市和蘇素銀省醫療短宣,在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下,嘉基仍然可以帶著滿滿的祝福前往菲律賓醫療短宣,與當地政府及教會配合從事教學、義診及佈道工作。
我們從他們身上看見希望
在這次短宣行程中令隊員們印象深刻的共同記憶是10月16日這一天,隊員們經過了前晚的檢討和預備,大家凌晨一點才睡,當天又一大早起床,上午很順利的完成義診的工作,接著下午由巴石教會弟兄姊妹的帶領,分組去探訪巴石教會附近的社區,並進行傍晚佈道會的邀請。巴石教會附近的社區是在大都會邊緣的貧民區,是生活及衛生條件都很差的社區,在教會會友的帶領下,隊員們有機會進入狹小和人口擁擠的巷弄接觸當地人民,了解貧民區的生活實況並進入信徒的家中進行關懷的工作。
下午五點開始舉行佈道會,地點就在早上義診的籃球場,佈道會開始前會場已經擠滿了社區的孩子,在整個過程中他們非常熱烈的參與,教會的青少年以詩歌、舞蹈、默劇及詩歌開場,他們的表演非常熟練,看得出來是經過很多次的練習和預備,隊員們已經被他們的演出所吸引。接著是進行我們所預備的節目,當我們預備的遊戲、詩歌、短劇、短講結束後,青少年們又繼續帶領著大家一首接著一首的唱詩跳舞,久久不停的唱著,越唱越熱烈,大家都不忍離去,就連經過一天義診疲憊的短宣隊員也不分年齡的一起加入唱詩跳舞的行列。在盡情忘我的唱詩跳舞中,這個位於大都會邊緣的貧民區似乎忘記了他們的貧窮困苦,被歡樂和讚美的歌聲所充滿,經過一天忙碌的短宣隊員們也忘記了疲憊,而被喜樂的氣氛所感染。當我們結束佈道會後回到狹小的巴石教會中聚集分享,短宣隊員和教會的弟兄姊妹為能同心協力共同成就美好的事,向神獻上感恩,最後在彼此的祝福禱告中才不捨的離開。在貧民區中我們從教會的這一群青少年身上看見希望。
善性的循環
聖經哥林多後書九章,保羅鼓勵信徒幫助當時遭遇飢荒的耶路撒冷信徒,保羅提到若教會信徒看見其他信徒的缺乏而付出愛的行動,這會使得接受到幫助的信徒因得到幫助,而將感謝及榮耀歸給神,並且會彼此想念和彼此代禱,這是一個善性的循環。當信徒間互相幫助時,不但被幫助的和幫助人的彼此都獲益,而且將愛放在人心中的神也得到榮耀,這是一件美好的事。雖然參與短宣要付出一些代價,但在付出的過程,短宣隊員本身學習到更多,在團隊的歷練中,對嘉基更有向心力,並且體會到在平常的生活中無法感受到的充實和滿足。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們常不自覺的會對周遭的人事物充滿抱怨,對於我們所擁有的幸福不懂得珍惜,當有機會到一個貧窮落後的地區從事服務時,才感到自己有多麼幸福;當我們付出我們所有的與人分享時,我們也從別人身上得到我們身上所沒有的回饋。這次短宣我體會到當我們與菲律賓人分享醫療資源和親切的關懷及福音時,菲律賓人回饋給我們的是熱情和喜樂,而熱情和喜樂也正是我們所缺乏的。我相信透過這樣的交流,在天上的神也會感到滿足,並且也因我們得到了榮耀。
效法耶穌的榜樣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有福的人,而神也很樂意賜福給我們,當我們每天能以正面慷慨的心態開始一天的生活時,我們就會是一個蒙神賜福並使人得福的人。在聖誕節的前夕,當我再一次思想耶穌為我們離開天上榮華的寶座來到世上,再想想我本來是怎樣的人,因著耶穌的捨己今天我成為怎麼樣的人,我心中真是充滿感激,也期許自己是一個慷慨願意分享的人;這次有機會參與菲律賓短宣,也再次為嘉基能有這麼美好的服事獻上感恩,但願嘉基在未來的日子,繼續效法耶穌犧牲捨己的精神,慷慨的與人分享從神所領受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