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三日,小犬在台南神學院舉行婚禮,當天全台籠罩在辛樂克颱風下,因著我們的禱告,台南卻出奇的平靜,一點雨也沒有,只有涼爽的秋風。結婚禮拜結束後,在南神禮拜堂外面的草坪上有一個小小的茶會,家父以96歲高齡,坐著輪椅全程參與。整個會場除了聽到「恭喜」聲外,就是外甥(女)、姪兒(女)們帶著他們全家大小,問家父:「阿公,我是誰?」,家父一一答出他們的名字,真的記不起來時,家父還會笑著說:「很熟,但記不得了」。接著是孫子、曾孫們的拍手聲,以及此起彼落的「阿公好棒喔!」
家父以前是小學校長,中年以後才生我這個么女,不久他即離開教育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從事寫作及傳福音的工作,他陪著我成長,我也陪著他漸漸老邁。我在完成醫師養成教育後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他的家庭醫師,從他60歲開始勸他服用降高血壓的藥物,至這幾年來失智症的治療。常常有人問我,平常給蔡長老吃些什麼,為什麼他這麼高齡,還很聰明。除了感謝神,祂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在家父的路徑都滴下脂油以外,也感謝這些年來醫學在失智症照顧上的進步,茲簡介失智症的治療供大家參考。
失智症(俗稱老人痴呆症)至今仍被大多數人誤以為是無藥可醫的,甚至連許多醫療工作者也有這種誤解。事實上,治療可以分四個層面:
(一)病因治療:找出病因對症治療。如果是可治療的失智症疾病,則對症治療就有可痊癒的機會。如:硬腦膜下腔出血應開刀;如果是維他命B12缺乏,則應補充維他命B12。
(二)認知功能與行為異常之症狀治療:目前已有數種藥物,如:愛憶欣(Aricept)及憶思能(EXELON),能明顯改善認知功能障礙,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減輕家屬的照顧負擔。其次,約半數失智症病患會有焦慮、憂鬱、焦躁不安、妄想、幻想等精神行為症狀,須以藥物或行為改善方式來治療。
(三)支持治療:減少意外發生,如跌倒導致骨折、肺炎或尿道感染等。
(四)家屬諮詢:讓家屬了解病情與病程,將來可能面對的情況,以便及早準備,並減少焦慮。
台灣的失智症研究發現:失智病症的老人中,近百分之十的病因與病況是可以治癒的;另有百分之三十五是由腦中風所引致的血管性失智症,也可經治療而遏止惡化或改善病情;其餘約百分之五十五的阿茲海默症雖是會不斷惡化,但仍然是可以治療的。茲以血管性失智症及阿茲海默症為例:
一、血管性失智症的治療:
治療時首先針對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菸癮等進行控制,再加上預防中風的藥物,大多數都可呈現可觀的智能進步。初期血管性失智症的病人更有近三成可明顯進步到脫離失智病況。目前也有數種藥物使用在慢性血管性失智症的病人,可稍微改善其智能狀態。
二、阿茲海默症的治療:
在行為異常方面,如憂鬱、幻覺、妄想、暴力行為等精神症狀方面,給予精神藥物控制,有約七成的療效可以明顯改善病人的行為,並減輕家屬及照顧者的負擔。對於病人的認知功能(如:記憶力、判斷力、理解力等)的障礙,目前歐美各國已有幾種針對阿茲海默症的特效藥,如塔克寧(Tacrine)、愛憶欣(Aricept)及憶思能(EXELON)等,在國外臨床研究中顯示約有六至七成的療效。另外也有藥物已進行初步的臨床試驗,包括抑制類澱粉質生成的藥物以防止腦細胞死亡;也有研究以胚胎腦組織移植到失智病人腦中的方式來治療,不過成效遠不及巴金森氏病的腦移植治療。
家父自從60歲罹患高血壓後,是一個最聽話的病人,只要是我送到他手中的藥物,從不問「為什麼要吃這個?」,因為他相信兒女們愛他,給他的是最適切的治療。所以,當他在96歲還能一一叫出兒孫的名字,除了感謝神、感謝醫學的進步、也感謝兄姊對我的信任,以及家父的遵醫囑性。希望您的家中若有失智的老人,也能找到一位值得您信賴的醫師,一起努力來遏止病情的惡化或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