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人際溝通」,讓人聯想到就是動動嘴巴就能解決的事,若真有那麼簡單,怎麼會有「一言不合」的情況發生呢?可想而知溝通不單靠嘴巴,用心體會更是不可少的要素,因為溝通是雙向的人際互動,可是有技巧的,除了聲音語調,外加面部表情、眼神、語調、手勢等非口語表達,都有助良好溝通關係的建立。
嘉基除了關心社區鄉親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很看重員工的心靈成長,在2008年的喜樂生活營就選擇「金蘋果、銀網子」的主題【註一】,引導員工從生活中學習正面溝通的方法。但怎麼也想不出,蘋果跟網子怎麼會和溝通拉上關係?真讓人霧裡看花,還是再請喜樂生活營的名嘴同時是醫「心」的心臟內科陳澄鋆醫師,帶領學員學習栽種金蘋果之道,還有學會編織銀網子的手藝。
陳夫子的老規矩,教材全都採用聖經,這次引用了兩則故事,大家請看...
I.金蘋果篇《瞎眼看見》
■故事出處:約翰福音九章13-34節
■劇中人物:從前瞎眼的人、瞎眼人的父母、法利賽人。
■劇情概要:劇中描述天生瞎眼的青年人,藉由耶穌的醫治,終能重見光明,但原本是值得慶祝的事,卻在法利賽人舉辦的一場公聽會上,不歡而散。從故事中看到溝通破局最主要的原因是,三方人馬的心裡各持己見,明明這場公聽會舉辦的目的,就是要問清楚、說明白,但各方都沒有打開耳朵專心聽別人想要表達的重點,三方各自表述,沒對準溝通頻道,結果溝不通,還出現瞎子被趕出家門的結局。
■創造三贏勢在必行
○從法利賽人身上,讀者可以學習在溝通時,需要收集完整的資料。在當時法利賽人未能掌握一手資料,根本搞不清楚,瞎子天生就看不見,還找來他的父母親前來對質,對真相了解不清,就無法再溝通下去。
○其實父母可擔任保護者角色,在一旁指導子女免於受傷,首先來向法利賽人肯定表達曾為其子的祈禱,並感謝長久以來的關心,再將話題轉到兒子能重見光明是喜事一件,避開法利賽人質疑其權柄受到威脅的敏感話題,並用行動來支持自己的兒子。
○就瞎子而言,再次敘述重獲光明的感受,講話口氣也許可以稍作緩和,感謝長輩們的關懷之情,在與人互動的時候要先肯定別人,就算真要指出別人的缺點,還是要先肯定別人的優點再表達想法。
II.銀網子篇--《打水婦人》
■故事出處:約翰福音四章3-26節
■劇中人物:撒馬利亞婦人、耶穌。
■劇情概要:耶穌在往加利利路上的井旁,巧遇正午出來打水的撒馬利亞婦人,因為撒馬利亞人與猶太人是不相往來的,婦人懷著敵意讓耶穌吃了不少閉門羹,雖然耶穌屢次遇到溝通上的困難,但到最後原本帶著敵意的婦人,反倒主動敞開心門回應溝通,大家來看看耶穌是怎麼辦到的?
■ 跟耶穌學溝通
其實井旁的溝通並非巧遇,是由耶穌起始、策劃,有備而來的,目的就是要把福音傳給打水婦人,祂運用生活上的事情,從「水」慢慢的介入,再來提醒還有「活水」,讓婦人漸近地認識祂自己。耶穌在溝通時是採接納、體諒的態度,一一回答婦人心中的疑問。當耶穌向她解釋清楚之後,同時也軟化了打水婦人原本防衞的心,得以認識耶穌,從一開始稱呼耶穌是「不相往來的猶太人」,再來是「值得尊敬的先生」, 到「從上帝來的先知」,最後直呼耶穌是「我的救主彌賽亞」,耶穌成功完成當初要傳福音給打水婦人的設定。
在此可以學習耶穌轉換溝通困難為轉機,也看到正向用心的溝通,絕對是助人利己的寶貴資產。
雖然以上兩則故事是發生在過去,不過類似的戲碼仍不斷在我們的週遭重覆上演,從耶穌的教導得以學習遇到溝通不良時,可先停下來用心思考「我所期待的『好』結局」,再看一看雙方可以各自調整的處境,還要靜下心聽一聽對方怎麼說。要記得喔!用心溝通絕對有助人際互動。
【註一】金蘋果與銀網子跟溝通有什麼關係?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聖經箴言25章11節)
陳夫子說,「蘋果在中東非常稀有,金子又很寶貴,所以金蘋果代表貴重之意。銀也是有價值且悅人眼目的金屬,當金與銀同時擺放在一起,看起就很“速配”,也就有著好的無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