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個星期泰國東北部醫療短宣的活動眨眼就過了!雖然行前有許多事情要準備,又碰上期末,但這次泰國醫療短宣的活動,確實也令我難以忘懷!七天六夜的旅程,在大家汗水中揮灑出豐沛的熱情與執著,也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留下許多歡笑與感動。
來到泰國東北部,一眼望去偌大的土地,綠油油的一片,看似富饒的景象,卻因土地和氣候因素,實際上一年僅能收成一季。這裡的生活雖然悠閒、步調緩慢,卻也很辛苦,整個村莊大多是老人、小孩,青壯年都到異鄉或異國賺錢了。環境條件欠佳與衛生觀念缺乏,導致當地頭蝨的問題相當嚴重!另外,我們也從家訪中得知,在飲食上「生食文化」依然普遍,真的讓我們不得不關心寄生蟲的問題!也知道當地鮮少居民活過六十歲的,可是...當下我還以為在場有許多七八十歲的老爺爺、老奶奶呢。
這七天「特別的旅程」豐富了自己的人生經驗,親眼目睹不曾看過的,切身體會不曾感受的,此行讓我更加地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也更能知道其實很多時候,快樂就是源自於知足!看孩童臉上天真無所求的笑靨,再累再疲憊也感覺不出來了,排隊看病、領藥的人們,眼神中充滿感謝與渴望,讓我知道自己是多麼地幸福。如果單純去旅遊,或許下一次會想去別的地方或別的國家,可是像這樣長期性的義診短宣隊,反而會讓人更想知道,下次去的時候,當地是不是生活得更好?衛教的內容是不是對他們有幫助?或者進一步思考,還能怎麼做才能真正幫助他們?跟純粹旅遊是完完全全不同的,或許是多了一份情感的牽絆,這樣的活動也算是落實了公共衛生社會關懷的精神。
經過這一個星期的經驗,我深深體會,因為我們幸運地生長在現在的台灣,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都忽略了─早期的台灣,在那個衛生條件欠佳的年代,公共衛生是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曾經也有許多像陳拱北、王金河等這樣一生致力於公共衛生的人,因為有這群人的貢獻,公共衛生的發展不只帶動整體環境的成長,也間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台灣的環境已經到達一定的水準,然而世界上依然還有許多國家、許多地方,需要基礎衛生建設和資訊,我們也可以透過參與國際志工等活動,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義診這幾天來,除了有新的體會,也學會感恩、學會放下,感謝上帝,感謝老師、嘉基,讓我有這樣的機會服事他人,更明白幸福的真諦。希望嘉基宣教、醫療的活動,透過我們的愛心與關懷,能帶給當地人民溫暖,也希望信仰能夠填平人們心中的空缺,醫療可以治癒他們的傷痛。儘管語言不通、文化不同,一個簡單的肢體動作和微笑,依然傳遞了滿滿的愛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