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視廣告中高舉著「健康」的旗幟,販賣「健康」的產品多如繁星,先不探究這些「健康」產品是否真正的對健康有幫助,但從廠商願意投資大金額的廣告量看來,「健康」絕對是民眾重視的議題之一。大家都知道健康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但是怎麼做才能擁有健康呢?我們可以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學習如何獲得健康。
由於醫療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民眾對於健康意識及生活品質的逐漸重視,根據內政部95年的統計,國人兩性零歲平均餘命為77.9歲,男性為74.86歲、女性為81.41歲,可見台灣人民是越來越長壽了。原本應該是值得高興的事,但是卻有研究報告顯示,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年齡層也有下降的趨勢,意味著活得久並不代表活得健康。學術專案再深入探討後發現,影響現代人健康的潛在因素,有50%是因不健康的行為或生活形態所引起的,所以民眾絕對不能忽視不良的生活形態對健康造成的影響,我們應該養成促進健康的良好生活習慣,保持愉快的心情,充足的睡眠,減少飲酒,戒煙,攝取適當的飲食,以及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
隨著健康意識的普及,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逐漸落實到生活中,想要擁有健康,除了養成健康促進的行為之外,也必須要透過健康檢查,更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建立個人健康的判讀指標。什麼是健康檢查呢?健康檢查是一種篩檢的概念,利用特殊工具,在沒有症狀之前發現疾病,早期發現疾病,並且提供適當治療,達到限制殘障或延長生命的目的,更簡單的說,定期健康檢查就好比汽車保養,為了讓我們的代步工具維持良好的性能,保障行的安全,在行駛到達一定的里程數後,將愛車送到保養廠檢修。人也是一樣的,沒有不舒服並不代表一切健康,在無自覺症狀、外觀上也看不出病狀的階段,藉由定期的健康檢查,可及早篩檢出潛在的致病因子或功能異常情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
健康的身體是事業的基礎,在職場上,每一個人都可以被取代,唯有健康是無可取代的。擁有強壯的體魄、健康的身心,才有奮鬥的本錢,而美滿的家庭更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所以讓自己健康,對一個家庭來說,才是負責任的態度。有句話說:「生命是上帝給的禮物,治療疾病是醫生的責任,而健康只有自己能負責」,所以千萬要記得,健康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的專業健康檢查,再加上先進的醫療技術,相信要擁有彩色的人生,絕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