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個多月,10A安寧病房來了一個「怪伯伯」,一開始我都以為他是哪個病床的家屬,時間一長才知道他是一個癌症的患者,因為在九樓治療,所以常常上來看電視,而跟十樓的護士小姐們打成一片。說到十樓的護士們,或許平時都對病人及家屬像家人一般親切,所以對於安全伯的到來,大家完全不把他當外人,反而每天噓寒問暖,跟老人家開開玩笑,就這樣,安全伯變成了我們的家人。
安全伯爲什麼叫安全伯呢?我原以為是可愛的小護士們替阿伯取的外號,一問之下才知道本名真的叫安全,繼續跟安全伯聊起家中的子女時,看見安全伯平時嘻笑的表情收起來了,只是淡淡的說,一個女兒嫁去台北了,一個在工業區工作,孫子最大的也成年了,但都不住在一起,他自己一個人住在老家,領著一個月6000元的老農津貼過活,因為:不想要麻煩子女,他們的家庭自己處理。
我問安全伯是否住在附近?他露出牙齒比出一個2,笑著說:我每天騎兩個小時的腳踏車來;我張大了眼睛問他為什麼不坐火車至嘉北站,他說一張票10元,我們相視大笑了起來,也就沒再問下去了。
我終於知道安全伯為什麼每天來護理站報到,或許對他來說,每天遇見的我們,就像他的家人一樣,與其自己一個人在家,倒不如騎兩個小時的車來護理站晃一晃,跟大家聊聊今年小菜園裡的玉米、芋頭、小白菜…等,如果有病患或家屬請我們吃水果,也會算安全伯一份。這幾天因為病房例行性舉行下午茶活動,想煮個芋頭西米露,我想起了安全伯的小菜園,他答應我要帶幾顆來賣我,可愛的他不好意思說這兩天沒有收成,還去市場買了好幾顆大芋頭來湊數,或許因為安全伯的憨厚與善良,當天的芋頭西米露受到廣大的迴響,安全伯仔,謝謝您!
每天看見安全伯又來了,總是不自覺跟他打招呼,心裡感到心疼、溫暖,和一份踏實。或許是社工的職業病,想到安全伯本身也是癌症患者,就算病情控制穩定,安全伯也會因為年齡而漸漸凋零,如果有一天發現安全伯好久不見了,我想我會偷偷掉下眼淚吧!因為在我心裡,他已經是安寧大家庭裡的一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