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認識財叔(化名),是在替他所住的宿舍做無障礙空間規劃的時候。當時,輔具中心接受相關單位的轉介,到宅評估身心障礙者輔具與無障礙空間規劃的需求。在這個因緣際會下,第一次進到了財叔的家。
就像所有退伍的老兵一樣,財叔的個性孤僻且固執,雖然一個人獨居,但是家中擺設依然整整齊齊,絲毫沒有半點凌亂的感覺。財叔最喜歡和我們聊當兵的故事,士官長退伍的他,每當談起這些往事,眼神總閃過一絲興奮,彷彿回到當年─年輕的他,帶著一群菜鳥新兵出操受訓的樣子。隨著歲月的流逝,財叔老到必須拿著柺杖,才能出得了門,當年意氣風發的樣子再不復見。
為了能讓財叔更安全、方便地進出家門,我們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從裡到外,仔細地評估了財叔的居家環境。首先我們發現進出大門的時候,需要跨上三個台階,對正常人而言,可能只是矮矮的台階,但對著拿柺杖的財叔而言,這三個台階可能比圍牆還要高,在沒有輔助的情況下,需花上他半天的時間,才能到得了家門口。到了家門口,又需要後退半步,把門打開,才能進到家裡面。
家裡的客廳不大,藉由桌椅的擺設,財叔可以很輕鬆的在客廳裡活動或看電視。但是,吃飯可又是一個問題了,從客廳到廚房,需要經過一條不算長的走廊,如果財叔忘了拿柺杖的話,這條走廊瞬間就會變成永無止境的痛苦,讓財叔望之卻步,所以財叔常選擇一餐不吃,或者隨便買個飯包,在客廳裡囫圇吞棗地吃完,一點都沒有考慮自己的健康與生活的品質。不過,就算到了廚房,偏高的流理台,和過高的瓦斯爐與廚具,往往讓想做點家鄉小菜的財叔,好像進到了健身房一樣滿身大汗,連手腳都酸痛得不聽使喚了─這也難怪財叔寧願待在客廳,吃著油膩不堪的便當了。
到了晚上洗澡的時間,也是財叔另一個惡夢的開始,雖說當兵的時候,本來就很少洗澡,但是簡單的梳洗、刷牙總該需要吧?財叔得跨過一段小小的台階,才能進到浴室內,雖然有洗手台的幫助,財叔不至於有跌倒的危險,但是,看著搖搖欲墜的螺絲釘,還真的幫他捏了一把冷汗。馬桶旁沒有適當的扶手,造成財叔每次上完廁所後,得掙扎好久才能從馬桶上離開,回到舒適的客廳。
在財叔家裡待了好久,仔細地幫財叔規劃完整的無障礙空間,由於可以向社會局申請輔具補助,所以財叔樂得讓我們在家裡面跑來跑去,東摸摸、西瞧瞧。最後,歸納出幾個需要立即處理的障礙環境,包括:進出門的階梯加裝扶手,大門採用拉門形式,長廊上加裝扶手─方便財叔到廚房煮一些家鄉小菜,打掉進出浴室的台階,在馬桶與洗手台周圍加裝扶手等等。評估完後,告訴財叔需要加裝這些輔具時,只見財叔露出一絲不安的表情,原來,扣除社會局的補助款之後,財叔還需要自費負擔約1到2萬元不等,對於領著微薄退休金的財叔而言,這無疑又是一筆龐大的支出。看出財叔心裡的不安,我們只好再修改整個無障礙空間的設計,只針對最需要的部份先規劃,把整個預算壓低到補助款內,避免讓財叔再多花一些錢。財叔看完我們的設計規劃後,無奈地同意進行無障礙環境的改造。
廠商完成無障礙環境施作後的幾天,我們再度到財叔家驗收使用狀況,礙於補助款的金額,整體規劃上僅著重在大門出入口的改造與加裝扶手、長廊上的扶手與浴室的扶手加裝等,對我們而言,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無障礙環境設計,但是對財叔來說,已經大大改善他以前活動的空間。他可以順暢地進出大門口、緩步行走過通往廚房的長廊、輕鬆地如厠與盥洗,美中不足的是,廚房的流理台還是過高、浴室的台階還是沒辦法打掉,不過,看著財叔眉飛色舞地描述生活的近況,我們還是為他感到高興!原來,財叔向朋友要了兩個小木箱子,就擺在流理台前,他只要用一點點力氣,就可以站上箱子,輕鬆地煮菜了。另外,他也買了一支四腳拐,放在浴室與走道之間,作為跨過門檻的輔助工具,如此一來,進出浴室就不再成為困擾的問題。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東西,卻能幫助財叔改善他的生活品質,而無障礙環境設計的重點,不也是如此嗎!或許財叔想透過這整個過程,告訴我們這些後生晚輩們:「老兵不死」,完善的環境規劃,再加上自己的一點巧思,依舊可以享受獨立、自主、安全的居家生活。看著財叔又打贏了人生中的另一場仗,除了為他祝福之外,也為這次居家無障礙環境設計,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