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微創中心-台灣脊椎內視鏡手術技術先驅
脊椎微創中心 黃儀鴻主任
本院脊椎內視鏡手術技術在台灣首屈一指,通過幾個小傷口,不傷及脊椎旁肌肉韌帶又能充分解除神經壓迫,減少出血疼痛,更明顯是減少傳統手術大破壞所帶來的後遺症。
37歲男性患有先天性罕見疾病個案(馬凡氏症)、有心臟疾患,身高210公分 體重145公斤,因腰背疼痛、神經性跛行就醫、也因腰背疼痛整天大多以躺床才能夠緩解疼痛不適,無法好好上班工作,連日常生活自理也有困難,這樣的情形持續2-3個月,曾經外院求治,卻因本身疾患關係醫師表示建議保守治療即可,經由介紹於本科就診,電腦斷層檢查為腰椎第3、4、5節脊椎神經狹窄,有手術治療的需要,與其家屬病人討論手術計畫包括風險,馬凡氏症患者體型高大加上個案心臟疾患,使得手術困難度、麻醉風險相對增加,在複合式3D導航設備下,個案接受內視鏡脊椎融合手術,手術順利,為個案解決了疼痛的問題,也在手術後24小時持助行器下床行走,返家後持續復健漸漸地恢復以往日常生活,個案亦非常感激醫師的救治。
本院脊椎微創中心正式成立於2022年,脊椎內視鏡手術量逐年增長,2016年至2022年已超過1500台手術病例,脊椎鏡內視鏡手術應用不只從最初椎間盤手術進化至減壓及融合手術,2019年開始將內視鏡進階發展-脊椎微創內視鏡融合手術,是脊椎手術中最微創的脊椎手術。內視鏡融合術必須同時植入融合椎籠及鈦釘棒固定,在極小的傷口植入這些骨材,必須依賴手術中X光機反覆照射來確定植入物的正確位置避免位置不良傷及鄰近神經組織,以達到神經減壓及矯正穩定脊椎結構雙重效益。2022年10月複合式3D導航手術系統結合AI人工智慧進駐嘉基,使內視鏡脊椎融合手術可即時且正確的定位出標的物的位置。根據文獻報告,導航植釘比傳統徒手植釘精確度更高,高達99%,而且減少脊椎小面關節的破壞,更明顯是減少放射線的照射高達七成以上,這些不只提高病患及手術團隊的醫療安全而且減少植入錯誤帶來的病患的損傷。本院脊椎內視鏡手術技術超群且擁有最先進的複合式3D導航設備,兩者結合可完成最微創、且精準的手術,可將手術治療效果發揮到極致,提供最佳病安環境、最微創手術、最精準的治療,達到醫病雙贏的目標。
脊椎中心主要服務對象為退化性脊椎疾病、椎間盤突出、脊椎神經狹窄症、退化型和發育型脊椎側彎、椎弓解離症、骨鬆性骨折、脊椎感染之患者…利用內視鏡技術來解決因脊椎疾患而導致生活障礙與解決疼痛困擾。中心提供完整的手術前諮詢、手術治療計畫解釋、住院期間以及返家後手術後復健訓練指導、手術出院後持續的關懷追蹤以及相關問題諮詢,使個案在接受脊椎手術前的擔憂與不安可以降到最低。
脊椎的保健重點在於核心肌群的訓練,腰背部疼痛為現代人常患之症,久坐久站或是姿勢不良、長時間負重工作導致腰背肌肉無力或痠痛發生,故加強核心肌群力量與適當伸展與放鬆為首要,簡易的橋式運動與棒式撐體是訓練核心最佳推薦的,當維持一種姿勢超過40分鐘背部伸展(即伸懶腰),抱膝運動則是伸展與放鬆的推薦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