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安寧緩和療護中心 聆聽故事和需求 尊重每個獨特的決定

發布日期
2024/02/07
點閱
568

安寧緩和療護中心-聆聽故事和需求 尊重每個獨特的決定

安寧緩和療護中心 陳鼎達主任

    本院於1995年成立安寧團隊,發展末期病人緩和醫療服務,緩和療護團隊的目標,就是盡力聆聽不同家庭的故事和需求,尊重陪伴他們每個獨特的決定,保護他們免於不必要的痛苦,讓生命末期病人可以在醫院、居家、照護機構等場所,都能接受高品質緩和醫療照護,護送他們迎接身心靈的善終。

    記得那一年春節過後,媽媽扶著40多歲的花馨(化名)進來診間,是神經內科醫師轉介來接受緩和醫療。原來去年才診斷漸凍症,現在已經領有重度身障手冊。肌肉萎縮、神經反射異常上升、只能吞進半流質飲食的她,還被診斷糖尿病、慢性腎病第四期、紅斑性狼瘡和乾燥症。焦慮的媽媽,雖然知道花馨的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但無時無刻都鼓勵她:「要努力做復健,走路才會進步啊!」花馨完全了解媽媽的心情,即使復健醫師早認為物理治療已經無效,她仍配合時間上課,只想讓媽媽多得安慰。

    由於行動不便,在護理師和社工師的陪同下,在家裡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爸媽、女兒、妹妹都支持花馨的決定,只是重度身障但堅強的她,儘管預立醫療決定的所有臨床條件都勾選「不接受維持生命治療及人工營養」,為了媽媽的緣故,延後啟動決定內容,堅持一口一口吞下媽媽用心準備的料理,每天花近半小時走到客廳陪媽媽泡茶聊天,直到8月份的一個炎熱早晨,蒼白的她胸悶氣喘,急診室醫師說除了肋膜積水、嚴重貧血外,腎功能只剩個位數。再次緩和家庭諮詢會議後,花馨和媽媽都表示不接受血液透析,同意以「末期病人」條件啟動「預立醫療決定」,入住安寧病房。

    19天的住院過程,花馨還是努力服用媽媽眼中「一線希望」的「銳力得」(漸凍症唯一藥物)。尿毒造成腿部抽筋,除了處方藥物,她也服用媽媽帶來的保健食品,希望血鈣可以正常一點。在團隊用心的照護、家屬細心的陪伴之下,症狀慢慢控制下來。刻意的安排下,她請假外出,開心地吃了好幾道菜,完成了吃大閘蟹的心願,還酌了一小口梅酒,跟家人度過一個難忘的下午。花馨的體力、表達能力漸漸喪失,清醒的時間越來越短,在家人四道人生後,嚥下最後一口氣,按照先前所表示的,骨灰安放在住家附近的塔,方便家人探望。

    因著上帝的恩典,本院於1995年成立安寧團隊,發展末期病人緩和醫療服務,除「戴德森紀念病房」(安寧病房)外,也有安寧共同照護及安寧居家服務。隨著108年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我們積極推動簽署預立醫療決定,讓病人自主和善終權更為落實。為整合業務促進專業發展,院方於110年成立「安寧緩和療護中心」。

 

    安寧緩和療護中心由「末期病人照護組」和「病人自主及預立醫療組」組成。前者透過安寧緩和團隊(包括專科醫師、護理師、社工師、關懷師、志工等)提供緩和醫療門診、安寧病房住院、全院病房安寧共同照護、及社區安寧居家訪視服務,讓生命末期病人可以在醫院、居家、照護機構等場所,都能接受高品質緩和醫療照護,在病人偏好的地點善生、善別、善終。後者則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團隊,宣導員工和民眾在具有決定能力時,及早討論簽屬預立醫療決定,促進醫病溝通,表達對生命後期的照護目標和維生醫療偏好,保障病人的醫療自主權和善終權,提升末期病人的照護品質。

 

    人生難免受苦,但緩和療護團隊的目標,就是盡力聆聽不同家庭的故事和需求,尊重陪伴他們每個獨特的決定,保護他們免於不必要的痛苦,護送他們迎接身心靈的善終。雖然免不了有力不從心的時候,但靠著上帝賜給嘉基和安寧病房的恩典與愛,我們走過28個年頭,繼續獻上我們所有,成為雲嘉地區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