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三個聖杯的改變 

發布日期
2024/04/12
點閱
215

三個聖杯的改變   
                                                                                                                                    早療中心 穆春香主任

    「你們是壞人」、「你們的身上跟了許多的歹米啊」、「我們家孩子没問題,你們不要再來了」,這時的早療社工很能體會早期宣教師在台灣傳教時的情境,聽著阿嬤口裡不停宣洩的言語,一路趕走早療的社工師,有時侯真的有一種不知道今夕是何夕的無奈,心裡面的os是:我只是想要孩子能發展的更好,讓家庭以後不用為孩子勞心勞力一輩子而已!

    四歲的嗶嗶未就學,四肢健康,但連一句話都不會說,只有發出一些聲音,個性憨直、認識不到幾個東西;嗶嗶是早療中心社工在廟宇廣場進行「兒童健康發展」遊戲宣導時,阿嬤帶著嗶嗶來玩遊戲才發現的孩子;當我們跟阿嬤談到嗶嗶可能有發展落後的情形、可能需要加強教導那一刻開始,嘉基早療社工師的惡名就不曾在阿嬤的口中停止過;早療社工師也不是吃素的-從不放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繞過去拜訪一下阿嬤,送一些家庭生活物資或小朋友的玩具、書籍到嗶嗶家,縱使阿嬤從不開門,大罵的聲音總是響徹雲霄,社工還是覺得有希望,因為阿嬤有把物資跟孩子的玩具收下(社工師在門外看見給孩子的玩具散在四處,表示有玩過);經過半年的努力,因為阿嬤的宣洩,讓社區中許多人注意到孩子的發展,也因此一一的向嘉基早療中心詢問有關自家孩子的發展,同時不忘關心嗶嗶的服務進展,更協助社工師試著推動阿嬤讓嗶嗶接受服務。

    就在半年後的一次拜訪,社工師終於能與阿嬤對上話;阿嬤跟社工師說:「你不要進來,我擲杯問我們家的神明,如果有同意你們服務,我才讓您們進來」社工師就在外面看著,每當阿嬤舉起一次手,社工就用力默默的禱告一次,每一次擲杯的結果都讓社工師嘴角微微的上揚,終於!在阿嬤擲完三杯後社工師順利進入了阿嬤的家門,也進入了阿嬤的心門;後續醫療評估醫師表示:嗶嗶是一個中度智能障礙的孩子;社工師也經由家庭與社區資訊的瞭解,由於家庭親職能力與環境的刺激不足,讓嗶嗶在該學習的階段都没有被好好的教導,才倒致現在發展的落後,如果能接受治療與教育可能有更大的成長。

    經過一年了,嗶嗶除了上了幼兒園,阿嬤也接受了到宅的親職教育服務,嗶嗶目前可以用簡單的口語與手勢進行生活需求的表達,可以遵守規矩,可以自己吃飯、上厠所、會穿脫衣服,雖然都不熟練,但都會了!都會了!

    阿嬤也終於走出自己的家,與社區有更多的互動,現在阿嬤的口頭蟬是「雖然也没什麼事,但總覺得來社工師這裡心情就很好」,更成為早療中心在社區中的行銷天使。回想這些日子,如阿嬤這樣的反應是早療社工師面對的服務日常,有的是在電話的那頭長達1個小時的大罵、有的是揚言要提告社工的種種經歷;但是在早療中心社工的心中只有一個聖杯-秉著專業的照護,用愛多走一里路。

    嘉基有完整的兒童健康發展照顧(護)體系,我們以社區為基礎、家庭為中心,兒童為本位的整合性服務,期待居住在雲嘉南地區兒童獲得最佳的照顧。您可以更解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