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罕見巨大旋轉肌袖斷裂 嘉基肩關節鏡縫合術 記者會

發布日期
2024/04/12
點閱
1032

罕見巨大旋轉肌袖斷裂 嘉基肩關節鏡縫合術 記者會
攜手同肩 天然袖好

 

      男子遭遇機車車禍,因以右手撐地的撞擊力過大,導致右肩後脫臼,進而發生罕見「肩後脫臼導致急性巨大旋轉肌袖斷裂」,嘉基骨科江振豪醫師全程以關節鏡進行微創縫合手術,免用人工關節,術後半年功能恢復良好,一年後核磁共振追蹤破裂的旋轉肌袖均已癒合,病患對手術結果感到很滿意,大讚「天然的最好」。

 

      嘉義基督教醫院特於3月21日辦理「罕見巨大旋轉肌袖斷裂 嘉基肩關節鏡縫合術」記者會,提醒民眾,肩膀疼痛、無力,手抬不起來有可能是旋轉肌作祟,因創傷或老化是造成旋轉肌袖破裂的主因,好發年紀在50歲以上,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的比率增加。輕微的肩旋轉肌袖部分破裂可使用止痛藥物配合復健、關節內注射等治療。可當破裂的程度較為嚴重,且疼痛嚴重影響生活,無法工作、半夜痛醒影響睡眠等,建議病人進行旋轉肌袖的修補手術。因為若肌腱完全破損後卻置之不理,斷裂肌腱會攣縮,肩關節的骨骼結構會進一步磨損,到時候手術縫合的難度將會大大提升,甚至是進展到需要更換人工肩關節,得不償失。

 

       本院骨科部主任江振豪醫師說明,肩關節是全身活動度最大的關節,也是最容易脫臼的關節,大都為前脫臼,後脫臼較為少見,發生的機率約為前脫臼的1020分之一。旋轉肌袖肌群包括有肩胛下肌、棘上肌、棘下肌及圓肌,需有這四條肌肉的合作,肩膀才能做內轉、外轉及外展等動作,同時維持肱骨頭固定在肩關節窩不至脫臼。當肌腱韌帶的軟組織傷害,透過核磁共振造影(MRI)的檢查成像的輔助來評估傷害的程度、位置以及脂肪浸潤肌腱狀況;過去傳統開刀或微小開放式手術都有很好的效果,近年醫療技術發展進步,旋轉肌袖破裂可透過關節鏡手術來做修補、縫合,約有4-5個小傷口,每個傷口僅約0.5公分,恢復肩膀功能、降低再度破裂與更換人工肩關節的機率。

 

      江振豪醫師指出,依國際上依旋轉肌袖完全破裂矢狀面分析圖(Topography of rotator cuff tear in sagittal plane)的分類,旋轉肌袖斷裂分為6級,常見斷裂多屬5級以下,當4條旋轉肌袖腱斷了2條以上,或破裂在5公分以上,可稱之為巨大型斷裂,即使經手術修補後仍有較高再次斷裂的情況;而此案病人狀況更為嚴重,為最嚴重的第6級,肩胛下肌上三分之二、棘上肌及棘下肌全部斷裂,且均退縮到肩盂的內側,等於四條旋轉肌袖就斷了三條(僅剩小圓肌),且斷裂的肌鍵退縮超過3公分以上,所幸,斷裂的旋轉肌袖肌肉處脂肪浸潤的程度還能挽救,經緊急手術提高完全縫合機率。因為傷口小、對組織破壞少,手術疼痛較小、外觀疤痕較輕微、恢復快且成功率較高,術後配合醫師的復健策略,通常在3~4周就可以逐步恢復活動。

 

      醫師提醒,預防旋轉肌袖受傷,除了要定期進行肌肉伸展和強化運動,運動的姿勢正確,運動前後的熱身和冷卻也同樣重要。避免過度使用及負重,保持適當體重則可以減少肩部受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