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在路上

發布日期
2024/05/15
點閱
187

在路上

7A病房 李昕旻

    二零一二年秋天,身為護理系學生的我,首次踏入急性醫院實習。明亮甚至過於刺眼的日光燈,映照著平滑打蠟反光的地板,空氣中飄浮著淡淡刺鼻消毒水的氣味,耳朵不時充斥著討論病情的人聲,夾雜著急迫意味的求助鈴聲也不絕於耳,身處眼前陌生的環境,口罩底下的我,呼吸不禁急促起來,額頭也冒出汗珠。

    種種未知讓人感到焦頭爛額,就像第一回坐飛機至人生地不熟的國外,茫然無助之際還要提醒自己不要成為單位的路障。

幸好,帶領我們的臨床教師充滿熱忱,耐心並啟蒙對於護理照護這門學問的精神,鼓勵我們不光是被動接受醫療資訊,而是要多去問處置背後的原因,並找出答案。

    同時間,看著在職場上動作迅速、似乎都有三頭六臂,並且盡情發光發熱學長姐們的身影,我在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成為地表最強的護理師,各種病人都會照顧。

    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對於所學專業的幼苗也漸漸破土而出,在服完兵役後便迫不及待投入臨床,重症加護病房理所當然變成了首選。

    然而,事情總不如想像的劇本進行。

    在加護病房獨立的空間裡,空氣似乎更加沉重,除了已經習慣醫院特有的氛圍,竟然又多了維生醫療機器的警示聲,每種機器的提示音也都很有個性。可職場上的學長姐感覺又離我更遠、更加進化了!不只能者多勞,個個也都早已練就「聽聲辨位」,在警示音響起的瞬間,便知曉哪位病人的呼吸器管路需要排一下水。

不願服輸的我拚盡了全力,如同賽跑比賽在後頭苦苦追趕的選手,希望能跟上前面的腳步。不僅提早到病房彙整病人的資料、熟悉臨床步調、努力搞懂流程與技術、下班後讀書並整理筆記、回想一整天哪裡可以做得更好。不藏私的學長姐也傾囊相授,分享自己還是菜鳥的心路歷程,鼓勵我撐過難熬的新人時期。(文章截自本院護理部敘事醫學專刊,全文請點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