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員工生育率是國人平均4倍!附設托嬰中心月繳不到3千,連勞動部也喊「稀奇」

發布日期
2024/07/12
點閱
436

員工生育率是國人平均4倍!附設托嬰中心月繳不到3千,連勞動部也喊「稀奇」

天下雜誌Cheers 人才永續頻道呼延朔璟

嘉義基督教醫院員工高達8成是女性,卻同時創造出高出生率和低離職率。他們究竟從哪些方面支持員工生養?

    清晨九點,嘉義基督教醫院已是一片繁忙,穿梭往來的醫護人員,爭分奪秒地與病痛賽跑。

    穿過急診部,走出醫院後門,卻見到另一番景象。整棟的員工宿舍坐落在一片安靜的國宅當中,對面的幼兒園裡,小朋友正圍坐在一起,跟著老師做遊戲。

    全面的家庭支持政策,讓嘉基員工得以安心投入高壓、繁忙的醫護工作。去年以來,護理師離職率飆高,在全台醫院掀起「關床潮」,但嘉基護理人員離職率僅9.7%,至今沒有出現關床現象。

    「先愛自己的員工,員工才有辦法去愛病人和病人家屬,」院牧部主任卓志錠牧師曾在一次分享會上這樣說。

從懷孕通報到寶寶出生,無微不至的關懷

    嘉基支持員工生養,從員工懷孕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醫院專門設立報喜專線,鼓勵員工完成母性健康評估,並提供1,200元的營養金。隨後,懷孕員工會被分配一名專責的職業衛生護理師擔任「關懷天使」,負責整個孕期的健康照顧。

    他們更在全台首創孕婦專屬機車停車格,降低準媽媽搬動機車的風險,在機車是必要代步工具的南部,幫了懷孕員工大忙。

    在員工懷孕中期,嘉基則送上一份小禮包,裝有包屁衣、襪子、紗布巾等新生兒用品。「我們也是要藉此再去關心她在懷孕過程當中有任何的不舒服,再由關懷天使協助轉介其他需要的資源,或者調整工作負荷,」院長特別助理、社區健康部副部主任楊惠斐說。

    職能治療師李翊禎家有三寶,五歲的老大出生在高雄,2020年加入嘉基後,她隔年又懷上雙胞胎。她回憶:「以前懷老大的時候,我都會去上外面的課程,價格滿貴的,還要配合媽媽教室的時間。但嘉基有自己的孕婦瑜伽課,我就可以趁午休時間去上,很方便,價格也有員工折扣。」

    「真心地給員工全人關懷,也讓病人得到健全的照顧,這本來就是教會醫院的核心價值,」院長陳煒說。

月繳不到3,000的托嬰中心,老師更勝媽媽

    嘉基附設的幼兒園和托嬰中心,也是嘉義第一所企業附設的托兒所,大大減輕了員工的負擔。陳煒回憶:「之前勞動部的官員來訪查,都覺得很稀奇,不太相信有醫療機構在做這種事情。」

    1999年創立的嘉基幼兒園,從一開始就是嬰幼結合的托育中心,直到2013年才因為幼托整合改制而分成2個單位。「托嬰中心創辦時的保母,到現在都還在這邊留任,」園長許瓊文介紹,「今年也有一位入托的小朋友,是我們最早一批托育的嬰兒長大以後生的下一代。」

近年加入準公共化之後,嘉基托嬰中心的費用更是大幅降低,註冊費加上月費每月平均15,666元,扣除政府補助(每月1萬3,000、第2名子女再調高1,000元、第3名以上子女再調高2,000元),每月最多只需繳不到3,000元。

    「我們都會優先選擇嘉基的托嬰中心和幼兒園,因為可以配合我們的出勤,」社工師陳秀慧說,「我老公還放棄台南的工作,跑來嘉義從頭再找,就是因為我的工作有這種福利。」

    去年,嘉基誕生了77個寶寶,出生率高達23.76‰,比台灣整體5.82‰高出4倍以上。

主管帶頭的支持氛圍,讓員工有假敢請

    女性走到人生半路,常常不得不面對職場與家庭的衝突,李翊禎就深有感觸。在職災領域深耕多年的她,渴望獲得工作的成就感,卻需要不斷在每次懷孕和照顧嬰幼兒的過程中,被迫事業暫停。「我覺得這一段時間真的還滿難熬的,所以工作環境有建立一個好的風氣,真的很重要,主管就不至於會在妳育嬰留停期間亂來。」

    根據Cheers快樂工作人《2024台灣企業員工福祉大健檢》調查,有過半(55.9%)企業曾發生「生育不友善」事件。27.2%女性為照顧育兒離開職場;26.5%因為擔心造成同事困擾而不敢請育嬰假;育嬰假結束後原有工作被取代,因為照顧育兒影響升遷,也都高達21.6%。

聽到這些怵目驚心的數字,陳煒毫不掩飾自己的訝異,「我覺得這種文化在我們這裡是很不可思議的。」他進一步說:「大家都輪得到會請假,有一天自己也會請假,所以不會有這種思維。」

    「因為職護(在員工懷孕)一開始去,就會告訴員工他的權利義務,」人資長林惠珍說,「所以男性陪產假用的也很多,男性育嬰留停我也常在簽,連生理假都很常用。」

    林惠珍分享,這與平時建立的團隊氛圍有關係。院牧部會編列經費用於部門員工同樂,家屬也能一起參與,「因為你的支持才有辦法讓我穩定地在這個職場。」

    此外,嘉基還提供員工彈性工時的選擇,等到需求解決,可再回到原來的職務。「我自己就曾經有一年的時間調整成半日的工時,」楊惠斐說,「當時如果沒有這個政策,我可能就直接離職了。」

    多項研究指出,平價的托育服務、育嬰假和彈性工時,是解決少子化和女性被迫離開職場的有效做法。在這些方面,嘉基正為所有的企業做出榜樣。

(吳佩旻共同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