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我們一起走最後一哩路
社工室 夏惠瓊組長
上帝創造生命,我們當珍惜寶貴的生命。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們無法預知自己生命的長短,不管如何,終有結束的那一天。
曾經在門診診間執行身心障礙專業評估時,遇到一位90幾歲的阿嬤,因失能坐著輪椅,由安置機構人員陪同到醫院做身心障礙鑑定評估。當我問候阿嬤、確認她的身分後,這位阿嬤面露愁容地訴說:「我已經90幾歲,活得夠久了,現在這樣活得好累,不能走路、不能自己活動、什麼事都不能做,唉..老了病了沒有價值了,沒有用了…,小姐,你有沒有什麼藥可以讓我吃下去就結束了…。」這樣的場景在我醫務社工的職涯中遇過無數次,很多病人或長輩表達不想拖累家人,擔心假使有一天病倒了造成家人照顧辛勞,自己也活得沒有尊嚴、增添痛苦…。
像阿嬤如此無奈地的心情,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現今越來越多人已經可以坦然地談論死亡、善終的議題,因此,在我們還能思考、還能表達時,好好地為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哩路做選擇,預先表達想要的醫療決定,就可以從老、衰、病到生命最後一哩路都活得有品質,走的更有尊嚴。
70幾歲的阿伯,原是團體中活躍的領導者,近年因聽力障礙影響人際關係的互動,生活圈越來越限縮。有一次,在家中忽然感到暈眩無力,當下自覺上帝要接他回天家的時候可能到了,而不願意被家人送醫,期待能在家善終,因其信仰相信-生命的主權在於上帝。然而,家人覺得案主意識清楚,也未曾有重大疾病,故堅持送醫。阿伯到醫院檢查無大礙,但對於家人將他送醫一事耿耿於懷,希望自己可以做醫療決定,家人也能尊重他的選擇。一次回醫院門診追蹤時,無意中看到門診表有關「預立醫療照護決定」的宣導內容,心中欣喜。這不就是他一直想要的決定嗎?立即請家人來電洽詢,並在宣導單上眉批、畫重點,記錄聯繫預約的過程(如圖),慎重地的看待預立醫療照護決定這件事。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當天阿伯由太太陪同前來,阿伯聽力不佳,諮商團隊的醫師、護理師、社工師仔細地在其耳邊說明預立醫療決定的相關內容,透過諮商過程的互動與討論,阿伯更了解決定書的內容及啟動的條件、時機,而不再用自己「不就醫」、「不醫療」的理解,來達到善終的目的,以免讓家人擔心為難。同時,阿伯的太太也在過程中從反對到認同預立醫療的內涵,欣然尊重阿伯簽署的決定,並擔任簽署之見證人。
想為這場諮商下一個標題,就是「因為愛,我們一起走最後一哩路」。阿伯因為愛家人,為自己預立醫療照護決定,家人也用愛,支持阿伯堅定的決定。盼望在人生的最後一哩
路,我們都能用愛同行。
若您想進一步了解病人自主權利法相關概念、及預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歡迎來電洽詢。預約專線05-2765041轉7175-7180社工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