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人際魔法實驗場~太保日照機構
長照服務發展中心 林月娥主任
三、五個新埤國小學童放學後走進太保日照機構,問長輩們說「下午一起煮的湯圓還有嗎?」,長輩們開心地說「有~多拿一些回家喔…」。五年來,太保日照的長輩們和新埤國小的孩童們建立起忘年之交的情誼,從平常彼此親近自然的互動可見一般。
回應迅速老化的社會需求,太保日照機構在2019年初正式開設。太保日照屬社區式長照服務,也是嘉義基督教醫院在嘉義縣開設的第2家日照機構。機構服務規模為30人,可提供照顧需求達到2級以上的「失能或失智」者長照服務。太保日照與新埤國小比鄰而居,與新埤國小之間有一到矮牆區隔,在日照機構側門留有過去學童們翻牆的足跡。在籌備期間經與校方分享未來長者照顧的共融觀點,欣喜地獲得校方回應同意將圍牆拆除並且使用校園空地耕作。這道「矮牆」的拆除,進入跨越「世代藩籬」的啟程。在與校方理念契合之下,太保日照開始老幼共學的奇妙旅程。長輩無拘束地出入校園與學童互動,學童更藉由共學方案走入日照機構分享交流。
透過老幼共學的課堂互動,開啟世代間交流,打破年齡隔閡,喚起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與尊重。除此之外,在2023年起,長輩們又有了一群新朋友,嘉基早療服務中心在太保日照機構2F成立兒童發展社區療育據點,從附近社區來的「慢飛天使」也讓太保日照機構增添了更多「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跨世代桃花源景象。
除了促進「跨世代共融」外,太保日照機構以共生型照顧服務模式做為努力目標,讓日照長輩與社區之間達成共好、共生的交流,帶領著長輩與社區民眾共同營造屬於他們的社區網絡。「串門子」是太保日照長輩每週的社區生活日常,起初長輩們自備茶水和咖啡點心,走到鄰居門口閒話家常。走著走著,日照長輩常落腳的「葉媽媽」、「戴媽媽」家門口便成為鄰居們呼朋引伴聚集的地方。
在太保日照的社區人際魔法實驗場中,醞釀的「高齡社會友善共生」模式,彷彿已漸漸地找回社區中人際關係的濃、純、香。也在社區的友善共生中,讓更多的長輩對於老後的生活找到更多的自我價值及生活期望。台灣社會正在學習一起共好、共老的新型態生活樣貌,太保日照機構也將繼續加入各種社區人際調味劑,讓友善共生的濃濃人情味繼續自然發酵。